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企业不应拿“失联儿童”的话题搞营销

华西都市报 2016-05-04 16:45 大字

近日,链家将成“失联儿童守护站”的消息引发热议。这则在手机网络疯狂传播的消息宣称:从5月25日起,链家全国6000家门店将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守护站”,请家长告诉孩子,只要与家人走失,就去链家,那里的员工会保护孩子,帮孩子回家。然而,这则来自链家官方的“广告”引起多地网警质疑。@重庆网警发帖称,“走失后应原地等待父母或借手机打110”,“不要借机作秀”。@江苏网警也发帖:“帮助寻找走失儿童,不该成为营销炒作的噱头。”

燕赵晚报:

在儿童临时走失后,若有更多爱心人士和企业愿意伸出援手,对于迅速找回儿童无疑具有帮助作用。然而,这则消息也引发了多地警方的共同反感,他们纷纷发帖对此做法表示反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家地产商针对走失儿童的处理方式,与警方所倡导的方式相冲突。对于与家人走失的儿童,警方建议儿童留在原地,不要跟任何人走,直到警方和家人介入。警方在这方面无疑更有经验,他们给出的建议经过了多次检验,被认为最有利于保护走失儿童。如今商家推出的这个版本,不仅让家长和儿童更加不知所措,而且增加走失儿童的风险。所谓“失联儿童守护站”,不过是商家的一个营销的噱头而已,保护儿童是假,保护自身的利益是真。若商家真想为走失儿童做点什么,则不妨多拿真金白银做实事。

京华时报:

自1981年美国运通公司提出“公益营销”概念以来,这种将企业营销战略与公益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市场营销方式,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青睐。公益营销之所以广受认可并受法律保护,在于其实现了公益与营销的双重目的,乃一举双得。不过,倘若只是打着公益的幌子搞营销,而对于社会公益实无裨益,那么这种营销方式不仅违背商业道德,更有侵犯法律之嫌。具体到此个案而言,即便人们不怀疑链家门店保护孩子的真实性,但至少有如下疑问需要其回答:其一,作为企业,是否有权私自发布与警方建议不一致的指导性规则,引导人们按照另一种规范去处理走失儿童?其二,这种门店接收走失儿童的“善举”,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所谓的公益目的?其三,链家既然承诺其店面员工会保护孩子,那么是否具有足够的条件和资质?国家鼓励企业依法开展公益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商家可以假借慈善、公益等名目搞营销。假借公益之名,大行营销炒作之实,这种绑架公益的营销策略,游离于法律与道德的边缘,一旦让公众明白真相,最终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新闻推荐

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百万件

国家知识产权局12日宣布,截至2016年4月底,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维持有效的发明专利共计159.4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含港澳台)突破100万件,达101.9万件,占比63.9%。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