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邓海建香港向来是公认的购物天堂五一期间由上海赴港自

攀枝花日报 2011-05-09 19:37 大字

□邓海建

香港向来是公认的“购物天堂”。“五一”期间,由上海赴港自由行的鲍先生一家人,在2天内花费100万元人民币购买奢侈品,还豪言“100万没什么,喜欢什么便买什么!”日前香港媒体全程跟踪报道了这个上海家庭在香港“血拼”的过程。

别人家兜里的钱,怎么花是个人私事,只要无碍公序良俗,谁也犯不着指手画脚。至于要求有钱人每次花钱都得想到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云云,纯属道德狂热分子的无稽之谈。道理很简单,弥合阶层断裂、“兜底”社会短板的主要责任在公权与制度。

回到新闻中来,真正有趣的并不在于上海大款的阔绰或豪迈之语,而是相关媒体的“大惊小怪”。港媒不惜动用媒体资源“全程跟踪报道”上海大款的消费流程,猎奇心理一览无余。那么,“奇”在何处?这令人想起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或是米兰蒙特拿破仑大街,奢侈品店店员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中国游客是最棒的顾客”。

中国富人对奢侈品的需求是外人无法理解的。商务部预计,到2014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而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一些分析人士预言,中国可能在2011年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我们无权限制或指责富人个体的消费行为,但社会仍有必要深思:未富先奢究竟为何?民众的担心显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收入与付出成正比,公民当持有对财富起码的尊重与敬畏——中国富人的某些行迹,完全不像“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后的分享,倒像是莫名暴发后的狂欢。

《大学》有言,“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富人钱多得不知怎么花、或对奢侈品呈现出病态的执迷,这已然是值得警惕的征兆。款爷的银子,社会的底子。花钱是个人的自由,但花钱也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其间的效率与公平,蕴藏着不尽的沉思。

(据5月8日《西安晚报》)

新闻推荐

如果有人给你递山竹普通人即使不吃也会说不用谢谢但有

如果有人给你递山竹,普通人即使不吃,也会说“不用,谢谢”,但有个人会说,“我们家只有保姆吃这玩意儿”——这个人是孙海英。一般来说,老婆就是这种时候用来灭火的,上前紧打两句哈哈:“我家那谁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