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取所需 满载而归
▲品尝越南咖啡。本报记者潘浩 摄▲逛展会,购物忙。潘浩摄▲“黑蒜”大受欢迎。莫棋惠摄
“象”队口号:
农展资讯触手可及 精品信息尽在“象”队
这里,展商忙前忙后,不亦乐乎;市民大饱口福,满载而归;专业观众火眼金睛,寻求“捞金”线索,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三天,农业展持续“升温”。
展商
“黑色”食品暗藏商机
“这个蒜为什么是黑的呢?”在二楼西厅展区,一盒盒“黑蒜头”让不少市民十分好奇。
这黑乎乎的蒜头是种出来的还是用酱油泡过的呢?大家纷纷猜测,工作人员说,其实都不是,它的制作原理很简单——用新鲜的生蒜带皮放在高温高湿的发酵箱里自然发酵90天左右而成。“黑蒜头”尝起来口感酸甜,类似果脯。
记者看到,虽然该展位位置比较偏,但销售十分红火,刚打开一盒样品,一眨眼就被试吃完了。工作人员一边摆样品,一边给顾客打包,忙得不亦乐乎。“这次带来1500多公斤的产品,卖到现在只剩200多公斤了,目前上海一家保健品公司已经有意向订购5000多盒,还有五六家销售公司也表示了合作意向。”工作人员说。
我国自古就有用红糖滋补、黑糖养生的习惯。红枣黑糖、特质黑糖、生姜黑糖……在本届农业展上,云南古方土红糖的展位吸引了不同年龄段女性驻足。
“古方土红糖至今仍是由当地的熬糖师傅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生产,其中保留的棕黑色物质使其颜色较深。随着科学对红糖成分与功效的不断验证,红糖的价值得以回归,受到了现代女性的重视,我们也正是看中了这个商机。”销售人员介绍说,“从这两年来参加农业展的情况看,销量都很不错。”
市民
买尝送逛不亦乐乎
昨天上午,广西展览馆的大门刚刚打开不久,等待安检的市民就已经排起了长龙。和前两天不同的是,当天市民都带上了齐全的“装备”:手推车、旅行包、大布袋……看样子是要“大买一场”。
“农业展我年年都逛,这里产品很丰富,平时很难买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家住西乡塘区的杨女士一手提着5袋新疆大红枣,一手拎着两罐马来西亚咖啡,站在旁边的爱人也拎着大包小包,里面装着麦片、鱼干、水果等各种食品。
在二楼的四川乡里土猪腊肉展区,一大早老板就开始用电饭锅烧水煮腊肠,切成丁等待市民品尝。一下子涌来的市民,让他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五香味的很好吃,味道和我们这边的腊肠不一样,平时吃不到。”李女士一口气买下了3公斤。
醇香浓郁的东盟咖啡,回味无穷的青海牛肉干,口味多样的越南酥饼……农业展上,丰富多样的美食供大家试吃、试饮,不断刺激吃货们的味蕾。“这一趟我不仅买到了很多爱吃的东南亚小零食,还尝到了各种没吃过的美食,太过瘾啦。”刘女士兴奋地说。
不仅有得买,有得吃,农业展里还有得送。“只要扫一扫公司二维码,就能免费领取嘉和城门票。”记者在二楼东厅看到,这支排队领票的队伍一直延伸到展厅外,场面十分火爆。“扫二维码,送小样”“扫二维码,送代金券”……不少商家同样以此方式来吸引观众眼球。
专业观众
探探行情找找商机
在农业展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除了凑热闹和“扫货”的普通观众,还不乏一些寻找商机的专业观众。
在东盟咖啡馆展区,来自江苏淮安的刘照生一边试饮,一边详细地向展商询问产品的价格和进货渠道。逛完了咖啡馆,刘照生又来到二楼的泰国展区。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寻找东南亚美食。“我在10年前就开始关注东南亚食品,想要在淮安开一个东南亚食品超市,因为在淮安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空缺,也意味着一个很大的商机。” 刘照生对记者如是说道。
谈及此行的收获,刘照生说:“这次来主要是来体验一下商品,探探市场行情,收获真不小。我从这里知道了东盟国家有哪些特色产品,质量、价格大致如何,过后再针对市场需求进行选择,就不会盲目了。”
得知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首次开设了农业机械展区,楮容虎也专程从江苏赶过来,希望能寻找到好的合作机会,“农业机械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块,在这次农业展上看到了不少新颖的产品,我会从中选择适合我们公司的产品。”
新闻推荐
红旗飘飘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人民大会堂外飘扬的红旗。 新华社记者陈益宸 摄新华社记者于佳欣熊争艳侯丽军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