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二三线城市女性化妆品市场消费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微博自媒体 2014-11-15 22:06 大字

[摘要]日化行业是北京数字100市场咨询有限公司一直在跟踪的一个领域,特别是女性化妆品领域,数字100连续4年跟踪了二、三线城市女性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对近一两年形成的市场状况总

日化行业是北京数字100市场咨询有限公司一直在跟踪的一个领域,特别是女性化妆品领域,数字100连续4年跟踪了二、三线城市女性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对近一两年形成的市场状况总结为“3个不变,5个变化"。

相关新闻:2014年中国十大化妆品公司排行榜

日化行业是北京数字100市场咨询有限公司一直在跟踪的一个领域,特别是女性化妆品领域,数字100连续4年跟踪了二、三线城市女性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对近一两年形成的市场状况总结为“3个不变,5个变化”。调查范围:全国 调查方法:在线调查 样本量:16~65岁女性消费者,4.5万个样本不变的是对美的追求不变1:化妆品的市场渗透率没变,未来也很难变,使用化妆品的女性已接近100%。从女性化妆品的渗透率看,几乎100%的女性消费者都使用化妆品,可见化妆品已经成为女性的生活刚需品,化妆品市场也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大市场。在两三年前,还有5%左右的女性不使用化妆品,但到了今天,这个数字接近于零。不变2: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动机没变,增加自信和个人魅力、让自己看上去更年轻是主要动力。女性购买化妆品的动机不变3:消费者心目中“好化妆品”的标准没变——产品功能利益+品牌口碑。在女性消费者看来,好化妆品最重要的3个标准是“适合自己的肤质”、“纯天然”、“有良好的口碑”。其中,肤质的适合性最为关键,因此化妆品需要针对不同肤质的女性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同时要采用纯天然无刺激的原料。此外,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产品的口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变的是理性消费变1:功能性护肤和卸妆产品购买比例有较大增长。从女性消费者选择的化妆品类型看,洗面洁面类、爽肤/紧肤水、防晒隔离类是购买最多的种类。但如果从变化趋势上看,面膜/眼膜、去角质类、卸妆产品的增长相对较高,可见功能性护肤品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其中下降较大的类别为唇彩唇膏。不同类型化妆品的购买率变2: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单笔花费增长。在两年前,女性消费者购买化妆品单笔花费主要还是在200元以下,比例为60%;而近两年单笔花费明显提高,单笔消费200元以下的比例下降至54%,而单笔消费在500元以上的比例则由12%增长到16%,可见消费者的消费力在提升。变3:网购化妆品比例大幅提升,便利性渠道有所上升,传统专柜、专卖店占比下降。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渠道变4:国内品牌使用率有较大幅度提升。相比两年前,女性消费者购买国内品牌的意愿明显加强,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国内品牌的性价比高;第二,国内品牌的购买渠道多,便利性强。而依然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国际品牌,女性消费者认为国际品牌的化妆品成分更天然纯正,使用后更让人看起来年轻漂亮,更容易获得心理满足感。可见国际品牌恰恰满足了之前提到的消费者对好化妆品的需求。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品类类型(内图为2011~2012年,外图为2013~2014年)变5:消费者的忠诚度提升了。在两年前,有59%的消费者表示自己经常更换化妆品的品牌,而近两年这个比例下降到56%,说明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有所提升。调查启示第一,从行业外向行业内看,二、三线城市的化妆品市场是在逐渐成熟的,高渗透率、品类选择的丰富性以及逐渐走高的单笔消费金额,使得中国化妆品市场的规模得以保障,市场趋势向好。第二,在行业内看,外资化妆品品牌为何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其同时“具备”了消费者定义的“好化妆品”的三要素,适合肤质/纯天然/好口碑,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增加自信、魅力,让自己更加年轻。对于国内化妆品品牌来讲,不仅要做到“你是这样”,也要同时做到“消费者认为你是这样”,对于国内品牌来说是营销挑战,也是下一阶段品牌营销和品牌建设的核心。第三,国内品牌“性价比”和“渠道便利”的优势明显,这两个优势哪个可以转化为胜势?渠道便利更为重要。国内品牌需要占领3个渠道来放大此优势:互联网;便利店;化妆品专营便利店。第四,化妆品企业的触网建设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市场竞争的胜负手。在传统行业,除服装、3C外,化妆品是最适合网购的品类之一。解决网购化妆品诚信问题,建立可靠的网络销售渠道,利用现有网络零售平台,开拓网络新战场,“虚实结合”是必行之路。最后,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对各类产品的体验和一定时期的口碑传播,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将更显著的建立。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牌,品牌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群体,市场细分、品牌差异化是未来的趋势。

二三线城市女性化妆品市场消费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调查范围:全国

调查方法:在线调查

样本量:16~65岁女性消费者,4.5万个样本

不变的是对美的追求

不变1:化妆品的市场渗透率没变,未来也很难变,使用化妆品的女性已接近100%。

从女性化妆品的渗透率看,几乎100%的女性消费者都使用化妆品,可见化妆品已经成为女性的生活刚需品,化妆品市场也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大市场。在两三年前,还有5%左右的女性不使用化妆品,但到了今天,这个数字接近于零。

不变2: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动机没变,增加自信和个人魅力、让自己看上去更年轻是主要动力。

女性购买化妆品的动机

不变3:消费者心目中“好化妆品"的标准没变——产品功能利益+品牌口碑。

在女性消费者看来,好的安全化妆品最重要的3个标准是“适合自己的肤质"、“纯天然"、“有良好的口碑"。其中,肤质的适合性最为关键,因此化妆品需要针对不同肤质的女性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同时要采用纯天然无刺激的原料。

此外,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产品的口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变的是理性消费

变1:功能性护肤和卸妆产品购买比例有较大增长。

从女性消费者选择的化妆品类型看,洗面洁面类、爽肤/紧肤水、防晒隔离类是购买最多的种类。但如果从变化趋势上看,面膜/眼膜、去角质类、卸妆产品的增长相对较高,可见功能性护肤品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其中下降较大的类别为唇彩唇膏。

不同类型化妆品的购买率

变2: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单笔花费增长。

在两年前,女性消费者购买化妆品单笔花费主要还是在200元以下,比例为60%;而近两年单笔花费明显提高,单笔消费200元以下的比例下降至54%,而单笔消费在500元以上的比例则由12%增长到16%,可见消费者的消费力在提升。

变3:网购化妆品比例大幅提升,便利性渠道有所上升,传统专柜、专卖店占比下降。

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渠道

变4:国内品牌使用率有较大幅度提升。

相比两年前,女性消费者购买国内品牌的意愿明显加强,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国内品牌的性价比高;第二,国内品牌的购买渠道多,便利性强。

而依然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国际品牌,女性消费者认为国际品牌的化妆品成分更天然纯正,使用后更让人看起来年轻漂亮,更容易获得心理满足感。可见国际品牌恰恰满足了之前提到的消费者对好化妆品的需求。

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品类类型(内图为2011~2012年,外图为2013~2014年)

变5:消费者的忠诚度提升了。

在两年前,有59%的消费者表示自己经常更换化妆品的品牌,而近两年这个比例下降到56%,说明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有所提升。

调查启示

第一,从行业外向行业内看,二、三线城市的化妆品市场是在逐渐成熟的,高渗透率、品类选择的丰富性以及逐渐走高的单笔消费金额,使得中国化妆品市场的规模得以保障,市场趋势向好。

第二,在行业内看,外资化妆品品牌为何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其同时“具备"了消费者定义的“好化妆品"的三要素,适合肤质/纯天然/好口碑,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增加自信、魅力,让自己更加年轻。

对于国内化妆品品牌来讲,不仅要做到“你是这样",也要同时做到“消费者认为你是这样",对于国内品牌来说是营销挑战,也是下一阶段品牌营销和品牌建设的核心。

第三,国内品牌“性价比"和“渠道便利"的优势明显,这两个优势哪个可以转化为胜势?渠道便利更为重要。国内品牌需要占领3个渠道来放大此优势:互联网;便利店;化妆品专营便利店。

第四,化妆品企业的触网建设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市场竞争的胜负手。在传统行业,除服装、3C外,化妆品是最适合网购的品类之一。解决网购化妆品诚信问题,建立可靠的网络销售渠道,利用现有网络零售平台,开拓网络新战场,“虚实结合"是必行之路。

最后,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对各类产品的体验和一定时期的口碑传播,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将更显著的建立。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牌,品牌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群体,市场细分、品牌差异化是未来的趋势。

推荐阅读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政策全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