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当恐韩不再是一种精神病 这病就快好了

成都商报 2016-09-02 00:00 大字

□ 体育部评论员 江弋

乌龙球,0比3落后,上半场一度只有21%的控球率……国足以典型的“恐韩症”症状开局,却以中韩交锋史上罕见有气势、有内容、有两粒进球的20分钟收尾。这场失败应该被载入中国足球治疗“恐韩症”的史册。

这毕竟是一支正牌韩国队,过去这么多年,国足的悲哀不是还恐不恐韩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机会跟人家的绝对主力玩,东亚杯、友谊赛这些比赛的档次足够我们意淫出很多东西,但断不了“恐韩”的病根。

关于“恐韩”,长久以来的认知误区在于:我们习惯只单看比赛结果和比赛场面,然后把一代代输给韩国队的中国球员宣判为“恐韩”,我们从不透过表面来看内里,“恐”从何来?“恐韩症”到底是心理疾患还是一笔从育才理念到青训培养、再到技战术水平的历史欠账?

姜至鹏昨晚没出场,赛前他说他们这代球员心理上根本就不存在恐韩,从许多上场的与姜同代的球员表现来看,尤其是下半场,确实不像过去那样怵韩国队。但此刻我们切忌沾沾自喜,急于去宣布“恐韩症”已经彻底治愈。治愈“恐韩症”的标志物不能仅看一两场比赛的胜利,而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至少都要经历三个跨越:1、避免溃败;2、场面从绝对被动过渡到相对均势;3、能获得有技术和战术含量的比赛并取得胜利。这三步,完成第一步也许不难,但要完成后两步跨越,实在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昨晚整场比赛,尤其是从0比3落后到最后连追2球,国足就处于从第一步跨越到第二步的区间,虽然最终输球,但这仍是进步。

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被“恐韩症”利用了,韩国足坛一直对中国人发明的这个词汇青睐有加,时不时就要拿出来渲染一番。韩国人本来就有重表现的性格,我们必须要识破对方的动机,再来淡化处理“恐韩症”这个历史遗留问题。韩国球员人人从小就被灌输一种“必胜”的信念,2002年韩日世界杯时,日本球迷的口号更多是加油和鼓励之类,而红魔拉拉队的口号只有一句“大韩民国,必胜!”在这种近乎癫狂的氛围之下,韩国球员巴不得多遇到像中国队这样畏惧自己的对手。2010年那场东亚杯的3比0输给中国队后,韩国足坛始终只承认是一场比赛的失败,而绝口不提“恐韩症”终结与否的问题,汉阳大学的金容云教授曾指出——韩国人不重内容,更看重名分。因此,认输就是输,不认输就是赢。韩国人输了,就会改变一切,甚至连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

“恐韩症”说了几十年,为何久治不愈?原因就在于我们总把此症归结为一种“心理疾患”,而忽略竞技层面、基础环节的本质差距。日本队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也一度患“恐中症”,尤其是中国球员普遍的身材高大令其难以招架,日本人迅即开始研究对策,细致到何种程度?就连如何与高个球员争抢头球不吃亏都专门编写了一章教材,其中还包括教一些上不得台面的“阴招”。如果我们像日本那样去面对“恐韩症”,哪怕不学卑鄙手段,就走正大光明之路,此病也早该治愈。

有些细节,足以说明韩国足坛已经开始有点紧张了。昨天赛前,组委会提供的便餐居然不给中国记者吃,赛后新闻发布会,不仅不配中文翻译,甚至连英文翻译也没有。这些不体面、不厚道的做法其实是一件好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韩国足坛的尊严防线已经开始松动。

我相信,当恐韩不再是一种精神病,这病就快好了。12强赛场场都照这场球最后20分钟那样踢,即便不出线也是中国足球成长的一笔可观财富。

新闻推荐

抹杀朴槿惠? 韩国防白皮书罕见“改稿”

据新华社电韩国日发布年国防白皮书网络版,令人注意的是,白皮书中几乎见不到停职总统朴槿惠的形象、言论甚至姓名。韩国国防部当天晚些时候罕见地宣布,将发布修订版,增加朴槿惠的照片。相比上一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