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接续奠基
(上接1版)这增强了乐高落地的信心。
【转调之路】 近年来,嘉兴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不断深化“招大引强选优”,深入实施接轨上海产业对接招商活动,选派干部到上海重点行业协会、产业平台挂职招商。特别是2013年以来,嘉兴市明确提出把世界500强、国际行业领先企业和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首选,将“全年引进20个世界500强或国际行业领先企业投资项目和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县(市、区),同时明确了相应的考核和奖励机制,着力引进一大批“高、大、新、优”项目。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引进3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9个,投资总额25.5亿美元。
同时,在招引外资的同时,嘉兴市还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和外资“嫁接”,引进国外有形的技术、品牌、营销网络,无形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持续创新力量,并进行“二次创业”。在该市去年引进的5个外资世界500强投资项目中,有2个便是“民外嫁接”的成果。。
【考察团观感】 莱芜市要大力推进十大产业振兴提升、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除了注重存量提升,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把产业链拉长,做大做强做好增量。在招商中,必须坚持质效导向,注重软环境打造,努力引进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项目。如果不改变“剜到篮子里都是菜”的错误思想和做法,不加选择地引进一批档次低、污染重的项目,那就是瞎折腾,是对全市人民和莱芜未来的不负责、不担当。
坚持“项目为王”,重大产业项目持续释放“龙头效应”、“集群效应”
进入上海大众汽车仪征分公司仪征工厂,整齐划一的座座厂房矗立在道路两侧,一个处于高速运转中的现代化工厂出现在眼前。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规划产能为60JPH(每小时生产60辆车),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一台大众新车由此工厂下线,“分钟工厂”便由此得名。
生产效率为何这么高?“车间里大量采用了自动化的生产线,拥有400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超过了70%。”扬州(仪征)汽车工业园区主任王长田解释说。乘坐观光车穿行在各个车间里,焊花飞溅中随处可见机器人在不知疲倦地工作,自动化程度让人充分领略了现代工业的伟力。
作为上海大众在中国的第5家整车制造工厂以及德国大众在全球第2个、在中国首个标杆式整车工厂,项目于2010年7月15日正式签约,同年8月5日开工建设,整个建设工期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创造了大众集团全球建厂速度新纪录。与此同时,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落户以来,配套企业纷至沓来,目前已引进了71个项目计划投资126亿元,还有10多个项目正在洽谈、等待落户,共创造了6200个就业岗位。
前不久,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仪征发动机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标志着上海大众发动机项目即将在扬州建设。“这是扬州工业史上的又一大亮点,其意义不亚于整车项目,扬州汽车产业将从‘造车\’向‘造心\’转变。”王长田说。
伴随着去年底江淮10万辆皮卡及SUV项目正式建成,扬州市着力发展的基本产业之一——— 汽车产业,在沿江地区形成了西有大众、中有亚星、东有江淮“三足鼎立”的格局,真正成为了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汽车名城。【转调之路】 近年来,扬州市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重大项目开工活动,排定项目责任人和建设周期。在项目建设推进中,该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每月督查、逐月汇报、半年观摩、年终考核,实地监控、微信助推,领导挂钩、部门联动,一系列实打实、硬碰硬的举措把各级领导干部的精气神调控到重大项目建设上,把社会各界的风向标调整到重大项目建设上,把市内市外的资源调集到重大项目建设上,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从蓝图变为现实,从工地变为工厂,从小项目变为大块头,从“一枝独秀”变为“春色满园”。
“2012、2013两年竣工投产的86个重大项目,在去年共实现税收36.3亿元。尽管宏观经济气候比较冷,但高涨的重大项目建设、投资热潮,为扬州经济集聚了厚实的正能量。”扬州市经信委主任尤在晶介绍说。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释放“龙头效应”、“集群效应”带动着新基地、新产业加快崛起,产业结构变得“更高、更轻、更绿”。
【考察团观感】 没有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好项目作支撑,产业振兴提升就是一句空话。对比先进,莱芜市的项目建设不仅要提速、更要提质。先进地市的发展历程表明,“镇镇点火、村村冒烟”的发展路径不行,到处铺摊子、摊大饼的做法也不行。因此、各区、园区、镇村都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避免内耗和重复建设,实现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进而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这是必须,更是必然。
“三位一体”工程,助力中小企业“破茧化蝶”
在常州市恒立油缸公司的检测中心,技术人员将1米多长的挖掘机油缸慢慢放入大型检测设备的缸架中,然后充液、增压,门外的电脑则同步绘出各种技术指标的图线。“我们公司检测中心已经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专家组的现场认可评审,这意味着我们公司出具的检测数据将能够得到全球范围内主要实验室的认可。”公司董事、总经理邱永宁向莱芜市考察团介绍说。
20多年前,恒立油缸还只是一个投资仅5万元、7名工人的小作坊,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挖掘机油缸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20多年来,公司通过不断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大鳄的垄断,不仅成就了其自身发展的奇迹,还推动了我国工程机械整个行业发展。
在2005年以前,国内的挖掘机油缸完全依赖于进口,技术和市场都被国际上一些大鳄垄断。很多挖掘机整机企业,都是在看油缸厂家的“脸色”生产。经过近10年的技术研发,恒立油缸突破的核心技术,一举打破国际垄断,逐步发展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挖掘机专用油缸制造商,也成为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液压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核心供应商。
2011年,恒立油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公司将募集到的20多亿资金全部投入到同样被国际垄断的精密液压铸件领域,并取得了成功。目前,公司生产的挖掘机油缸,占居国内市场的85%以上。公司还与卡特彼勒、川崎重工等世界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今,恒立股份已集油缸、精密液压铸件、液压元件及控制系统三大制造基地,并在美国、日本、德国成立了销售服务分公司。“公司本身的发展就是从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一路走来,同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和推动行业的发展,增强了我们持续投资和技改的信心。”邱永宁说。去年恒立油缸公司设备购置6647万,主要用于生产矿车油缸。按照政府扶助政策,公司拿到的补贴超过了400万。常州市经信部门大力帮助恒立油缸积极向上争取,拿到了国家工信部1个工业强基项目和2个技术改造产业振兴项目,获得国家补助近8000万元。
【转调之路】 常州市围绕企业培植、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了“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一是以十大产业链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裂变扩张,集中力量加快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智能电网等十大产业链建设,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二是以“双百”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重点培育100家左右骨干龙头企业,每年实施100项左右技改项目。三是以“十百千”工程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重点支持20家左右龙头企业成为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1100家以上,努力打造一批“科技小巨人”。【考察团观感】 推动莱芜市十大产业振兴提升,必须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作为党委、政府,要在现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政策的完善整合,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但另一个容易被忽视但更重要的方面是,必须进一步发挥好土地、环境等要素的倒逼作用,逐步推动企业改进工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新闻推荐
商明晓 今天是8月18日,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日子。48年前的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及其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个19岁的姑娘给毛泽东戴上了一个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