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永远的恩师 ○淄博第四中学 王军

淄博晚报 2016-09-10 00:00 大字

中午放学,耿鸿飞主任又站在学校门口值班:指挥学生依次排队出校门,协助交警疏导交通,与部分接学生的家长谈笑风生……依旧是那么的温文尔雅,令人敬仰。看着她的身影,我的思绪又回到了15年前。

耿老师那时二十多岁,风华正茂。我仿佛又看到她给我们上课的情景:笔挺的身材,清秀的脸庞,高挺的鼻梁,犀利的眼神,乌黑亮丽的长发。上课时,身体微微前伸,一手撑着讲台,一手指着前方,极有气魄,讲话铿锵有力,很有演讲家的风度。讲课时旁征博引,板书更是潇洒漂亮。

那时教室前的皂荚树,在夏日里浓荫蔽日,更显葱茏。我经常看到耿老师从树下走过进入教室。朦胧中,我又听了她的谆谆教导。

高二时,我的一篇英语作文《AWonderfulTrip》,被耿老师看中,在讲评课上她微笑着大加赞许。同学们回头看我,我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脸很红,可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下课了,同学们争抢着看我的作文本,有的还把我的那篇作文完整地抄了去欣赏。直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她的评语:“……文章句式优美,修辞巧妙,段落衔接过渡自然……”她写的红艳艳的评语像火炬照亮着我的英语求学之路。尽管我的文字还很稚嫩,但对英语文学的喜爱却是从那时开始的。

耿老师,您就是那满树的槐花,我们是吸食您的花蜜长大的蜂儿。

我仿佛又看到耿老师走到了我身边,微笑着问我:“王军,你的英语口语也很不错,我想推荐你去参加学校的英语角,你愿不愿意?”我有点受宠若惊,忙站起来,腼腆地点头回答,“我想去!”您高兴地说:“好吧,我下午课外活动时带你去吧!”

于是,您带我去了英语角。那里,几个高年级的学生和学生会的成员正在流利地用英语和外教交谈,您把我介绍给了他们。从此,我们一起参加英语辩论。您还带我参加了英语文学社的活动。从此,我每个星期都参加社团的读书和讨论活动。

耿老师啊!您也许想不到,您推荐我去参加英语角和英语文学社,使我爱上了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并把我引上了大学阶段英语教育专业的道路。我们班的常晶晶、李楠楠和我,现在都是中学一线英语教师、英语文学社的成员,有些甚至都是高校的英语骨干教师。现在,我更有幸和您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原来的师生变成了现在的同事,共同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效力。

耿老师治学严谨,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耿老师用心钻研,勤奋工作的作风让她的教学水平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再加上她后期的研修深造,更使她在英语教学中如虎添翼。她在那三尺讲台为渴求知识的学生传授知识、引导人生,真可谓是尽心竭力;在她声情并茂、发音地道的授课声中,我们明白了OliverTwist——《雾都孤儿》中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深刻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我们了解了Necklace——《项链》中小资产阶级妇女路瓦栽夫人那种求虚荣、向上爬的心理状态,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莫泊桑这位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内心世界。她那如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方式滋润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理想的天空中飞翔。

耿老师对学生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师德师风让我至今无法忘记。进入高三之后,她利用一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给我们全班同学补课,却从来没有索取过任何报酬。她心无杂念,心里装的只有学生,学生们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是她最大的心愿。她只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为学生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那时她会拿出微薄的工资给班级买一些实用的教辅资料和图书,时刻助力我们的高考。她高尚的人格魅力至今让我感慨万千。在耿老师从教的十几年间,她培育的学生遍布祖国各地:有从政者,有从商者,其中不乏有高官和富商。而她却依然清贫,坚守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如红烛般默默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

耿老师,我要感激地对您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教育之恩。耿老师,您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和将来,也永远是我的恩师!”

新闻推荐

法国德特拉高中师生与淄博实验中学国际部学生共上一堂课

晚报讯近日,法国徳特拉尔高中师生代表团一行人对淄博实验中学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友好访问活动,淄博实验中学校长赵泮利出席了迎接仪式,双方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这是两校自2011年缔结友好学校关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