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曹志政图白杨文年当流失法国的一组件春秋

甘肃经济日报 2016-01-06 21:02 大字

本报记者 曹志政/图 白杨/文

2015年7月20日,当流失法国的一组32件春秋时期秦代金饰片时隔20多年后漂洋过海“魂归故里”,出土这批国宝级文物的陇南市礼县,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秦朝对中国后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深远。而在陇原大地上,有一处被史学界发现的秦始皇祖先的陵园——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被考证为“秦公西垂陵园”。

位于大堡子山上的西垂陵园总面积150万平方米,已挖掘清理墓葬坑14座,车马坑2座,出土鼎、簋、壶、剑等青铜器、金器和玉器文物300多件。两座较大的墓葬坑分别呈“中”字形和“目”字形,出土有“秦公作铸用鼎”和“秦公铸用簋”铭文字样的青铜器。经专家考证,西垂陵园就是被历史尘封2800多年的秦人第一陵园。

西垂陵园的发现,为寻找秦人早期都邑,探索秦文化渊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大量国宝级文物的出土,确证这一带是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秦国的政治中心,填补了学术空白。对研究两周时期的秦国乃至周人墓葬制度、秦国始封地、西周封建制度和秦人从夷人到秦人、秦族,从部落到附庸、到秦国的崛起历史及其社会特征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断定:“这项考古的发现意味着秦国虽然定都咸阳,但西垂才是秦文化的发祥地,礼县西汉水上游地区是其腹地。”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称:“这一发现填补了秦早期文化的研究空白。”也被考古界认为是“二十世纪继敦煌藏经洞和兵马俑之后的又一大发现。”

“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和摇篮”,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礼县西汉水流域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及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大秦帝国建国的初创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2004年国家文物局等五单位开展的早期秦文化调查发掘项目是继中国夏、商断代考古工程后的又一个重大考古项目。

为让稀世珍宝展现在世人面前,进一步打造“礼县——先秦故里”这一金字招牌,县上积极争取项目,筹集资金5960万元,在县城建成了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学术研究、文化旅游等为一体,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万平方米的“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展示珍藏在礼县的1146件珍贵文物,并于2012年9月17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新闻推荐

法国投资商意向参建“丝路之门” 建成后将成西安幸福林带地标建筑

“丝路之门”效果图本报讯(记者文锦)东郊幸福林带改造牵动着西安社会各界的关注。9月18日,西安规划建设的大型地标建筑“丝路之门”双子塔与丝绸之路国家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与法国PMS集团达成长期投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