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平庸面具下的大屠杀刽子手》

新京报 2020-07-11 00:58 大字

作者:(德)贝蒂娜·施汤内特

译者:周全译

版本:理想国丨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年4月

自汉娜·阿伦特以特派记者参与报道阿道夫·艾希曼审判以来,艾希曼的神秘和阿伦特的“恶之平庸”概念,就成为至今仍在热议的历史研究和社会话题。无论汉娜·阿伦特对艾希曼是否存在误判,作恶何以不再羞耻依然是重要的哲学命题:平庸之人何以犯下滔天罪恶?人在作恶之时缘何心安理得?特殊的机制是否可以成为脱罪的理由?人在特殊时期的个人责任该如何界定?这些都是我们时代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德国独立哲学家贝蒂娜·施汤内特,借助档案材料重新审视“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剥开艾希曼的层层谎言,发掘出一颗真实而恐怖的“螺丝钉”,以及围绕这颗“螺丝钉”的运转和逃亡的国际协助网络。无论是对于历史的真相,还是对于时代的启示,从个体的责任问题到社会的结构因素,这本书所谈论的都足够我们引以为戒。从艾希曼的逃亡协作网络到艾希曼的个人罪恶问题,仍旧启发着我们不断思考个人之于社会的角色和社会之于个人的关系。

新闻推荐

人是地球的客人

◎周国平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着重反思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人和自然到底谁更伟大?谁更厉害?人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