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担任艺术总监、总制作的新媒体情景剧《黄山映象之“天仙配”》在黄山市首演——“映象”中的徽派艺术
本报记者 殷骁 潘成 文/图
震撼的音乐、炫幻的灯光、曼妙的舞姿,不变的黄梅唱腔……8月30日晚,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的黄山国际大舞台里,《黄山映象之“天仙配”》的首演令人惊艳,现场座无虚席,观众被难得一见的经典诠释所吸引。一剧终了,有人拭泪,无人离席。
经典遇上现代:全新演绎《天仙配》
《黄山映象》的内核并不复杂——家喻户晓的黄梅戏《天仙配》故事贯穿全剧。 《黄山映象》通过舞蹈、杂技、武术等手法,辅以最新声光效果,逼真再现黄山奇峰、怪石、云海,并在国内表演舞台中首次运用了德国多媒体艺术家威斯的“纪实交互影像”动漫效果;而《天仙配》唱段则成为舞蹈情景的解说词,提示每个重要情节,这样的“戏中戏”动静结合、相辅相成,让人如坠梦境。同时,极具现代感的舞台效果也为经典名剧注入活力:七仙女下凡时的光影点缀,凸显轻盈身姿与高贵气质;一群奴隶在漆黑一片的舞台上挥舞亮灯屏,体现了董永劳作的艰辛和苦楚;董永与七妹双双还家时的一连串腾空飞舞表现出两人的幸福快乐;七妹在化作木头的董永身边手足无措,伴着雷雨声与残花落下,顿觉凄厉无助。
扣人心弦的剧情不时引来阵阵掌声与喝彩,来自黄梅戏故乡安庆的观众袁女士评价道:“这部戏非常不错,里面有杂技、舞蹈,黄梅戏也融入其中,让人耳目一新!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演艺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崔兴亮则认为,该剧采用影视化的方式来进行故事情节叙述,这在国内同类型演出中属特例:“它改变了传统的旁白、字幕解说方式,每一幕采用《天仙配》主角以吟唱黄梅戏出场介绍剧情,实为点睛之笔。同时全剧还巧妙利用舞台斜度来进行立体化的视觉效果呈现,现场冲击力很强。 ”
杨丽萍采风黄山:“泼墨”法致敬前辈
作为资深表演艺术家,杨丽萍的舞台创作生涯已达43年,创作的大型舞台剧包括《云南映象》《藏密》《云南的响声》《孔雀》《十面埋伏》等。 《黄山映象》是继舞蹈剧场《十面埋伏》之后另一部跨界之作,将舞蹈与黄梅戏有机结合。再加上两位德国导演马库斯·帕贝斯特与艾克·斯托肯布洛克的合作执导,可谓中西合璧。杨丽萍告诉记者,自己从小便十分喜爱黄梅戏,严凤英版《天仙配》的所有唱段她都非常熟悉。从《黄山映象》的整体结构到每一个情景她都亲力亲为,并全盘主导了灯光设计。
杨丽萍坦言:“徽文化博大精深、世界闻名,如何在戏剧中表现出它的魅力,这非常考验我。 ”为此,她与团队数登黄山,并深入歙县、黟县、翡翠谷等地采风,挖掘徽派文化内涵。“我特别喜欢宏村,它是我见过的保存很完整的古村落,没有失去原先的韵味,这里的古建筑也让我印象深刻。”经过思索,在全剧风格整合上,杨丽萍有了自己的想法:“要想适应现代人的审美理念,我们就不能用过于传统的、陈旧的方式去表达,而是要借鉴国画中泼墨、写意的风格,用梦境、穿越的表达手段,达到梦里梦外、戏里戏外的效果,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带入感。在这部剧中我们很巧妙地呈现出黄梅戏元素,用当地艺术元素来支撑全剧的骨架。 ”
近年来,杨丽萍在作品中大胆启用新人,取得了良好效果。《黄山映象》也延续了这一做法。杨丽萍介绍说:“我致力于推新人,为他们的艺术道路铺路。他们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现在的表演还不够成熟、略显生涩,但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会放光。”据饰演董永的舞蹈演员之一汪博川透露,他和搭档程华迎经常得到杨丽萍的指点,受益匪浅。而且杨丽萍非常关心演员,尤其强调在彩排时各部门要注意保护演员安全,谨防发生意外。同样饰演董永的翟国庆赞叹杨丽萍是位“铁人”,在艺术追求上有永不满足的激情,每次见到杨老师都能感受到她的活力。 “第一次登台唱的时候我是边哭边唱,我十分感激剧组给了我这么宝贵的机会!”在剧中领衔黄梅戏演唱的霍丁辉掩饰不住兴奋与激动。
黄山遇上“映象”:
文旅结合放异彩
“一台剧经历了创作、彩排、首演,现在呈现给大家,心情也很忐忑。以后我还会考虑以安徽元素创作,因为创作的感觉很美好。”杨丽萍对大美徽州一见倾心。为了这台演出,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也不遗余力,在不破坏汤口镇老剧院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造研发的模组化拼装改造,全面提升完善各项功能,造就了现代化的黄山国际大舞台。有了“主场”的《黄山映象》也是该公司在云南省外开拓的第一个定点演出剧目,以后将进行长期演出。
据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王焱武介绍,《黄山映象之“天仙配”》的成功开演是该公司演艺出品的品质延续:在昆明定点演出的《云南映象》已长达13年、累计演出近4000场;在丽江定点演出的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 《云南的响声》场场客满;大型舞剧《孔雀》和舞蹈剧场《十面埋伏》也在国内外展开巡演。“国内现在已有很多旅游演出,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不接地气的演出很难有影响力。在创作时杨老师就提出演出一定要好看,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娱乐性,《黄山映象》把黄梅戏元素与剧情相融合,既不失舞台视觉效果,也能体现出徽文化特色。我们期待《黄山映象》能实现新辉煌,成为黄山的又一张名片!”汤口镇距离黄山风景区南大门仅约一公里,王焱武表示,《黄山映象》目前是黄山脚下的唯一一个定点文艺演出,他们将力争在黄山风景区打造“观黄山奇景、品徽菜美味、看《黄山映象》”的旅游产业链。
去年,黄山风景区进山游客高达318.28万人次,同比增加21.17万人,这为当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相结合奠定有力基础。黄山市旅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在全域旅游方兴未艾的今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更高、更广,景区不但要“招得来客人”,还要“留得住客人”。 《黄山映象》的适时推出,填补了黄山风景区周边区域的艺术演出空白,提高了徽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促进黄山旅游、文化齐头并进。
本文图片均为《黄山映象》演出场景。
新闻推荐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安徽叉车集团(以下简称“合力”)紧握创新之“桨”,不仅造就了我国规模大、产业链完整的工业车辆研发、制造与出口基地,也一跃成为国内工业车辆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