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低碳”改变生产生活 ——看曹县银香伟业引领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菏泽日报 2010-08-09 11:05 大字

在中国克隆牛的故乡——曹县磐石办事处五里墩村,61岁的张西田大爷如今对食物的要求很“苛刻”!张大爷家的耕地以每亩300元外加250公斤小麦承包了出去,每逢领取小麦时他总要加上一句:不是有机小麦可不要!

十几年来,在曹县银香伟业集团“低碳农业”的带动下,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已悄然改变。

养牛进了“托牛所”

火热夏季,在银香伟业核心养殖小区,牛舍俨然,绿茵匝地,牛儿在树阴下反刍,为数不多的几名管理人员在屋里吹着风扇消夏,颇为闲散。

养牛的不管牛吗?原来,自从有了被称为“托牛所”的养殖小区,养牛变得简单起来。养殖户每天早晨和下午只需要“例行”按时喂牛、挤按时奶的工作即可,如同上班一样。

“以前担心贷款、防疫、市场,只是散养几头,管理麻烦,效益也低;现在加入奶牛养殖小区,公司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有机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原奶。”朱洪庙乡马庄村养殖户马永成说,2002年,他贷款20万元养牛,看中的就是“托牛所”的便利和效益。

马永成告诉记者,养殖户的收益一是来自牛奶,二是来自牛犊。每头奶牛每年产原奶1万—1.2万公斤,市场价为0.26元/公斤;而牛犊销售,随着银香伟业从血液中提取血清,从内脏中提取多肽,以及从牛骨中提取有机钙和胶原蛋白等技术的成熟,价格从原来的每头三四百元涨到两三千元。

银香伟业副总裁田忠红介绍说,“托牛所”养殖模式大大激发了群众批量养殖的劲头。目前,银香伟业“入托”模式下的奶牛存栏量达2.3万头。

变废为宝改良土地

“牛粪成堆,牛尿遍地淌,蚊蝇成群。”曹县磐石办事处十里铺村农民李德忠回忆说,2005年,他就是在这样的养殖小区拉了5方牛粪用来种地,由于其中多含病虫和有害菌,土地增肥效果并不好。

大量牛粪浪费且造成污染的难题如何解决?2006年,银香伟业与德国联邦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牛粪变身生物有机肥的技术环节打通了,一座年产15万吨生物有机肥的加工厂顺利落地;2009年,银香伟业液体沼气发电项目正式投产,日处理牛粪200余吨,日均发电量2000余千瓦时,可满足企业内部50%的生产生活用电……就是这期间,李德忠用上了真正的“旭兴”牌生物有机肥。

与此同时,一项更大的惠民工程——“曹县200万亩有机基地示范工程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据介绍,该项目所有示范土地在培育过程中,银香伟业为每亩地免费提供约500公斤的生物有机肥,直至该土地获得“有机土地”的认证。目前,曹县已获得认证的有机耕地面积达4.3万亩,正在培育中的耕地约15万亩。

“银香伟业每年实产生物有机肥12万吨,其中70%免费发放给了农民。”田忠红说。

新模式成农民增收点

在银香伟业的一处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庄稼茁壮,草木葱茏,鸟虫繁多。“这是一片20年未用过一粒化肥的农业绿地。”银香伟业综合办主任吴玉国说,“这片土地上,银香伟业不仅塑造了一条绿色健康的食物链,同时帮助农民探索新的种植、养殖模式,找到致富的 ‘金钥匙\’。”

五个细网制成的大棚里,人工养殖的蝗虫活蹦乱跳。工作人员张运东告诉记者,银香伟业在推广有机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化肥和除草剂,杂草虽是无污染的有机草,但却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养殖食用蝗虫正是变废为宝的途径之一。据他介绍,一个60平方米的大棚,每年可产出蝗虫60多公斤,按50元/公斤计算,年收益约3000元。

“另外,我们还将人可食用的有机草开发成野菜系列,目前已采集了40多个品种,并送往省农科院进行鉴定;饲料开发方面,除了蝗虫,蚯蚓、黄粉虫等也进入了试养殖阶段。”田忠红补充说,“如果这些方法可行并加以推广,将为农民提供更广阔的增收前景。”

而在蝗虫养殖大棚的不远处,一片诺大的柴鸡养殖区已经让人看到了这种前景:这里现存的2万多只柴鸡尚未出栏,就已经被银香伟业内部员工和周边群众订购一空,有机农业和绿色健康的饮食理念正在走向普通群众。

记者 李强

新闻推荐

北京“最会喝水家庭”已20年不喝自来水

在2000万人口的北京,像赵飞虹夫妇这样深谙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秘密的人并不多见。一个北京最会喝水的家庭,一群自发组织、丈量北京水的人,他们正告诉公众北京水的严峻现实。已经20年不喝自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