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上海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启“委员时间” 委员回应热点问题

澎湃新闻 2021-01-23 19:53 大字

1月23日,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首日,当日13时由政协头条推出的“委员时间”再次开启,邀请6位市政协委员围绕书香政协、公卫建设、建党百年、科创策源、城市数字化转型等多个热点问题,谈感受、讲责任、说期待,发出政协“好声音”。

澎湃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参加此次“委员时间”的6名委员来自医卫、教育、经济等多个界别,分别是祝学军、范先群、王伟、丁晓东、罗利军、刘建民。他们受邀作客“委员时间”,回应热点问题和民生关切。

身为闵行区政协主席的祝学军介绍了闵行区大力推进“书香政协”建设的情况,目前已揭牌了数个“亮吧书房”,具有阅读学习、基层协商、交友联谊、收集民情民意等方面的功能。下一步,闵行区政协将号召委员个人、家庭、单位都建“书房”,并希望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让委员们将更多台桌变成书桌,更多装饰柜变成书柜,更多棋牌室变成阅览室。

范先群是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书记,也是一名一线医生。他说,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委员要履职尽责,作为医务工作者更责无旁贷。医卫界的政协委员,在这个过程中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担当作为,很好地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

2020年4月,上海出台了公共卫生“20条”,对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都作了整体规划。对标全球最安全的城市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范先群提出了加强上海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公共卫生科学研究和临床救治的协同作用、提高人们的全健康意识和水平等具体建议。

王伟是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他认为,要从点、线、面三个维度相结合,加强对上海红色文化系统性、全面性地发掘。

“所谓“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起点,要从建党早期来发掘、展示好初心之源。”王伟说,所谓“线”,是指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发展的历史脉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坚持初心又与时俱进,每个不同历史阶段确定不同任务,来展示初心;所谓“面”,则是指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有着全面而丰富的内涵,不仅是政治范畴,还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也要挖掘好、发展好、充分利用好。

丁晓东是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他认为,“双一流”对学校很重要,每个学校都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上海理工大学首先是学科聚焦,聚焦五个“一流”学科,加强建设。”丁晓东说,第二,只有学科还不行,还要融合,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之路,因为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任何一个学科靠单打独斗都不行,必须走跨学科创新、学科融合的道路。

罗利军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针对上海在“十四五”期间应如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问题,他表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该一直都在路上,通过“十三五”的实践,目标与路径更明确了。面对目前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应更进一步鼓励自主原始创新,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刘建民来自经济界别。对于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他认为,需要法治为先,要用法律法规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法律保障,“可以将已经成熟的措施,用立法的方式固化下来,把一些暂时还需要探索的,以制度化的方式建立。”他同时建议,要科学规划,可根据每个区的特点,用区域特色向世界展示上海国际数字之都的美好场景。(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境外媒体看海湾战争30年:助推中国军事现代化

参考消息网1月20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8日发表题为《中美对抗:海湾战争如何引发中国的军事改革》的文章,作者为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