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勤”工作法 托起社区居民的幸福 新城区全面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四勤姐’,你快来,有个车挡着我们施工了,请你帮忙给挪一下”“‘四勤姐’,我家墙皮掉了”“‘四勤姐’,院子门口下水道又堵了”……
“来了来了”……
应答的是田雪侠,新城区中山门街道东新社区的副主任。
为了把工作做好,快57岁的田雪侠,平均每天都要走2万多步。凭着嘴勤、眼勤、手勤、脚勤这套“四勤工作法”,她解决了社区服务中遇到的一个个困难和矛盾,拉近了党和群众的距离,托起了社区居民稳稳的幸福。
上面千条线、社区一根针。在田雪侠看来,社区这根“针”一头牵住的是群众的期盼,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而“四勤”就是拉近党和群众距离的那根线,也正是“枫桥经验”精髓的一种体现,通过“四勤”发挥好社区“穿针引线”的功能,才能真真正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嘴勤就是居民有啥需要帮忙,有啥困难要多问。从家到社区5分钟的路程,田雪侠可能要走半小时甚至一小时,路上碰见居民都要问一问情况,对居民的咨询也会详细耐心地讲解。
眼勤就是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居民有啥困难能看得见,只有做到“眼中有活”才能“心中有责”。田雪侠每天到院子里巡查,除了下水道堵塞、楼院不卫生、婆媳闹别扭等小事、要帮着想办法、出主意,还要重点关注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情况、施工安全规范,每项工作都不能落下。
手勤就是居民有啥要干的活,就赶快帮忙,不能光动嘴,要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干部就是他们在没有靠山时的靠山。给去世的低保户办理后事,帮助流浪的老人寻找家人,协调电力公司为小区接电等,各项工作都要干在前。
脚勤就是居民有啥事一打电话,就马上赶到家里,现场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在田雪侠的眼里,工作没有分内分外、没有上下班、没有难事,只有热情、耐心和方法。
老旧小区改造是事关百姓福祉的民心工程,要把好事办好,离不开社区干部沟通协调润滑的大作用。
今年7月,东新社区二号院要进行外立面改造,需要拆除楼体一侧车棚的石棉瓦,承包车棚的老刘不乐意了。施工队就请来了田雪侠。现场施工技术员说,吊篮的安全距离是一米五,这个车棚顶必须拆。田雪侠说,老刘家里条件比较困难,就靠这个车棚,改造工作咱都支持,看能不能想个折中的办法,既能施工正常,又不影响他的生活。
经过一下午的现场考察、协调,施工方最终决定采取半幅施工的方式,既不影响施工进度,又不影响车棚运营。
在田雪侠的努力下,一个个事关群众生活的改造问题就这样得到了圆满解决。如今东新社区此次涉及改造的7个院落19栋楼,康宁里3号院、5号院、信息中心家属院等外立面改造已经完成,改造效果良好。按照计划,所有改造将在年底前完成。
田雪侠说,群众满意是最好的一把尺子,就是靠着这“四勤”,我们社区扎实服务群众、落实工作任务,为群众解决了一件件小事,用真心换取民心,推动了社区各项工作的落实,兜住了群众的获得感。
很快,这套“四勤工作法”在新城区得以全面推广。新城区还专门召开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创新推进会、报告会等,邀请“四勤姐”田雪侠分享她的工作体会。每天都和群众“零距离”打交道的社区书记、主任们一起交流、“切磋”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越来越多的“四勤姐”“四勤哥”在工作一线践行“四勤工作法”。
长乐西路街道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落实“四勤”工作法,探索总结出“七个一工程”,即召开一次意见交流会、建立一个微信工作群、联络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点、设置一个居民意见监督箱、印发一份温馨提示、打造一面样板形象墙、成立一支联防安保志愿队伍,既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也征得了广大社区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
在二七工房社区,教育局家属院被确定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4户居民中41户是租住户,如何找到业主,并做好说服工作,成为社区最头疼的问题,但社区工作人员并没有向困难低头。84岁的老住户邓爷爷一人独居、爱好园艺,在家中防护网内种满了鲜花,拆网就意味着花盆无处摆放,所以坚决不同意拆除防护网。社区副书记苏艳霞先后4次上门、无数次电话联系其家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告知安全隐患,邓爷爷终于被“苏姐”的真诚打动,同意拆网。就是这样,二七工房社区的工作人员一户一户说服,一人一人动员,最终全部居民同意拆网,小区改造稳步推进。
记者顾荣
新闻推荐
“雄安发布”微信公号8月22日消息,自8月23日起,雄县、容城、安新、寨里、昝岗组团及安州特色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在雄安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