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蜗牛奖”,挤掉懒政怠政生存空间
■观察家
“得了蜗牛奖,想都不敢想,脊背拔拔凉,冷汗满脸淌。”
近日,浙江丽水缙云县进行了一次别具一格的“颁奖仪式”。“获奖”的相关单位负责人走上台领奖时,都“抬不起头”,因为他们拿到的“奖励”,是因工作效率太低而获得的“蜗牛奖”。当地官员表示,“工作要抓紧干,不然会得蜗牛奖”。这句话已经成了当地不少单位的紧箍咒,担心自己单位因懒政怠政被点名而“获奖”丢脸。
“蜗牛奖”的创意,其实最早来源于江苏泰州。2016年初,泰州首设“蜗牛奖”整治干部懒政怠政不作为,之后,这一举措被不少地方所效仿。除了缙云县,浙江嵊州、广东遂溪等地,都曾给做事拖拉推诿的政府部门颁发过“蜗牛奖”。
设置“蜗牛奖”,是讽刺某些部门“办事比蜗牛还慢”,以此唤醒其羞耻心,进而对工作形成鞭策。网友曾为此专门“赋诗”:得了蜗牛奖,想都不敢想,脊背拔拔凉,冷汗满脸淌。一些地方通过颁发“蜗牛奖”,给了官员很大触动,对于庸政懒政的治理,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比如在浙江缙云,一些部门被颁发“蜗牛奖”后,不少推进速度慢的项目,短时间内就得到整改。过去村里一个道路建设工程,因政策处理困难,拖了一年多难以完工,但在被“颁奖”后10天内就解决了。再比如一个公厕整改项目,也是在“得奖”后,不到1个月时间就整改完成……
可见,“蜗牛奖”如运用得当,可形成倒逼效应,有效挤压懒政怠政的生存空间,在地方治理中形成良性竞争氛围,最终使民众受益。因而,更多地方不妨借鉴这一思路,让这样的颁奖多一些,让懒政怠政治理更接地气。除了政府内部的颁奖之外,也不妨多鼓励民众参与,对于各种民间自发的创意监督行为,给予足够包容。
其实,作为懒政怠政的受害者,民众的触角往往更敏锐,监督意愿往往更强。此前,媒体曾报道,2015年浙江温州有条6公里的路修了4年都没修好,结果市民代表在电视问政直播现场给主事官员送去蜗牛公仔。此外,江苏无锡小伙给政府某部门送了一面“不为人民服务”锦旗,陕西西安业主给供热公司送了“制冷标兵,甩锅高手”锦旗等,也都曾引发热议。这些做法,堪称“蜗牛奖”的民间翻版。
类似喝倒彩式的民间颁奖行为,不应被当作“刺头”“找茬”,而不妨给予“蜗牛奖”同等的待遇——政府部门郑重对待,媒体追踪报道,给某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部门和官员以鞭策。要想保障权力为民所用,就须赋予民众评价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利。因而,治理懒政怠政,除了政府自身的努力外,也要重视和信赖民众的监督力量。如此才能形成上下共治的良好氛围,给政府部门及官员以更大震慑,挤压掉懒政怠政的生存空间。
□于平(媒体人)
新闻推荐
央视新闻客户端8月22日消息,海南省教育厅近日发布通知,决定于8月中旬至9月底在全省范围内对义务教育学校违规招生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