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党建是战略思维和哲学思考 高 山

淮南日报 2020-07-03 08:08 大字

党建并非某项具体工作,而是一种战略思维和哲学思考。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其确定为决定性统领性因素,摆在了“四个伟大”的第二位。也就是说,党建是党组织站到全党理论创新、历史纵深和经验智慧的宽广视野,从全局出发,通过组织统合、组织凝聚、组织教育、组织培养等,锤炼人的理想信念、构建人的崇高信仰、转变人的作风习气、涵养人的心性修养、锻造人的先锋精神,让人不断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以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饱满的精、气、神去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和经济基础的变革,实现多方共赢的一种战略格局。既然党建是一种战略思维,那么党建的“定位”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所以,我们在“四高四有四化四十分钟”的党建示范点创建标准当中,把“高起点定位”放在了第一位。最近读到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1996年发表的《什么是战略》一文时,发现他也是把“定位”作为战略的根本,明确提出:“所谓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不同的经营活动”。

那么,党建如何实现这样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孙子兵法》之中的一段话,给我们提供了创造性转化的底色:“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从党建的角度讲,所谓“道”,就是灵魂,即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传统、性格和气质所凝结成的团队魂魄,它是构筑团队生命、团队精神、团队价值和团队力量的内在贯通。所谓“天”,就是视野,即世界眼光、全局思维、战略远见、中央精神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所指引给我们的前进方向,它是照亮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远行”的明灯。所谓“地”,就是实际,即我们所处地方、单位的特殊性、适应性和群体素质、党建基础、中心任务等,它是使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能够有的放矢的现实土壤。所谓“将”,就是领导,即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党组织书记,他是战略得以准确定位、愿景得以顺利实现的“主体”,“一个得力的领导人必然擅长兼顾两头:最高层次上的抽象概念和最一般层次上的具体行动”,也就是说,这个“将”既要精通以“布阵之道”为核心的党建思维,又要擅长抓党建促发展的实际工作。所谓“法”,就是策略,即党建战略定位得以付诸实施的载体谋划、制度规则和方法措施,它是战略定位、共同愿景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笔者以为,以上这五件大事,正是思考党建、谋划党建、定位党建、推动党建的核心要素,只要准确而深入地对其进行分析考量,我们就会有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全局、放眼未来的时代高度和极目远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的全新感觉,就会在抓党建促发展的征途中“百战不殆”。

古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抓党建的本质性目的,就是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坚持在改善现状的同时规划明天、引领未来,实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双向改造,向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党组织书记一定要跳出“伐兵”“攻城”的具体事务,站到战略思维和哲学思考的党建层级,“容天下之物,受天下之善,论天下之事,观天下之理,应天下之变”,从五大核心要素中作出“伐谋”的战略思量,以远见和卓识引领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向着党所指引的航向,乘风破浪、不断精进,驶往胜利的彼岸!

新闻推荐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0年本市高考组织保障工作的通告

2020年高考将于7月7日(星期二)至10日(星期五)举行。为切实做好本市高考组织保障工作,确保高考顺利进行,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