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35天的工会小组长被按下工作“暂停键”
近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连续工作35天后,曾主动拒绝“换防”的陈春丽和战友们,被医院“强制休息”了。
从危难时刻上“火线”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长,到被按下工作“暂停键”,陈春丽说,只要好好休息一天就能“满血复活”,重上一线。
临危受命上“火线”
1月中旬,随着疫情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扩大了发热门诊的规模,并从多个学科紧急抽调护士组成护理团队进行增援。1月20日,担任产科党支部宣传委员、工会小组长、教学组长的陈春丽,接到电话,考虑抽调她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组长。
“你家宝宝才8个多月大,需不需要再考虑一下?”电话那头关切询问。
“不用考虑,我随时可以!”陈春丽果断回答。
很快,陈春丽就出现在了发热门诊,与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工作人员一起,对新的发热门诊进行规范布局。在长期驻守发热门诊的感染科医生陈剑清指导下,新增配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人员迅速掌握了相关感染和防护知识。
每天早上7时不到,陈春丽就到达发热门诊。物资补给、人员调度、场地准备,人员培训、规范流程、制定预案,关注动态、安抚情绪、监督落实……在门诊管理服务部统一指挥下,陈春丽、宋芳芳带领护理团体每天忙到晚上9时才离开。
随着疫情发展,发热就诊患者一度增多。高峰时,发热门诊一天接诊了1100多名患者。
将高风险工种“标准化”
2月5日,武汉市各区接到一个硬核任务:3天内完成全部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核酸采集的标本主要是咽拭子。这需要采集人员、特别是发热门诊的护理团队经过规范化培训、有丰富的经验,才能高效采集到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陈春丽介绍,采集鼻咽拭子,是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风险最高的工作。取标本时,发热患者要取下口罩、头向上扬起,采样管刺激鼻腔时患者还可能会咳嗽打喷嚏,这极大增加了护士暴露感染的风险。这种高危风险,陈春丽她们高峰时每天要遇上500多次。
面对这么大的检测量,怎么才能又快又好采集标本,同时降低自身感染风险?这是陈春丽琢磨最多的事情。
通过和检验科多次沟通了解样本需求,加上在日常采集中积累的经验,陈春丽带领的护理小组总结出一套“标准化”采集流程:确保标本采集的正确以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同时又用适宜的手法减轻病人采集时的不适。
为了让31人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都能掌握这一技能并预防感染,陈春丽她们还专门录制了采集鼻咽拭子小视频。这一视频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后,受到奋战发热门诊一线的护理同行的赞誉。
陈春丽认为,与新冠肺炎病毒交手,一定要做到科学防治,要把每一项工作、每一种操作制度化,同时强化监督,这样才能保证不放过一例潜在病患,同时保护好医护自身安全。她和同事一道制订了各种预案、流程、制度,同时强化具体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一个多月下来,陈春丽和同事们积攒了厚厚的几大本资料。
最让陈春丽欣慰的是,团队在接诊近万名发热患者的同时,尚无医护人员感染。
合理轮休,继续对抗病魔
连续工作到第18天时,陈春丽的丈夫心疼地提醒她,停下来,休息一下。但陈春丽说,疫情当前,她还能多撑一会儿,以后有的是时间休息。连续工作到第22天时,她感觉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有点不能走路了。瞒着丈夫,陈春丽悄悄去做了个检查,幸而情况不太严重。得知情况后的丈夫赶到医院来看她,却也只能远远地再三叮嘱。
2月10日,是第一批上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集体换防”的日子。2月9日晚上,陈春丽在微信群里通报了这个信息。
出乎她意料的是,同事们一致表示要继续留守岗位,“我们坚守,能保护更多的姐妹”。
陈春丽那一刻哭了。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里大多是90后,在生死考验中,团队不仅挺住了,还集体“拒绝换防”。
2月23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主任孙璇到发热门诊,宣布了医院对陈春丽等人的“强制休息令”。这一支高强度工作的31人团队,终于被按下了“暂停键”。
“有太多像陈春丽这样的一线抗疫医护人员了。他们为了救治患者,冒着高风险在战斗。”孙璇表示,“强制休息”能确保一线医护的身心健康。“合理轮休,才能更好对抗病魔。”
但仅仅休息了一天后,陈春丽又返回了工作岗位……
新闻推荐
■议论风生野生动物“禁食令”出台后,广东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湖南省龟鳖产业协会等近日在网上发文呼吁,恳请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