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从关键词看《条例》

南国早报 2020-01-02 13:57 大字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是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些高频词汇、关键词反复出现,从中可窥见《条例》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上的决心和努力。

关键词:建立

《条例》提出要建立一揽子体系、制度、机制、系统、渠道等,优化营商环境。比如:

1国家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2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3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4国家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主体维权服务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防范和治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拖欠市场主体账款的长效机制。

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建立企业破产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企业破产过程中涉及的有关问题。

7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便利、畅通的渠道,受理有关营商环境的投诉和举报。

关键词:不得/禁止

《条例》对地方、部门、单位、个人等,提出了几十个“不得”的事项,限制行政权力的过度使用,为市场主体创造更为宽松、有序的环境。比如:

1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政府资金安排、土地供应等8个方面,应当依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制定或者实施歧视性政策措施。

2国家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另行制定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

3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授信中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不得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各类合同,不得以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机构或者职能调整以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为由违约毁约。

5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得违约拖欠市场主体的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大型企业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6行政机关不得为市场主体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

7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留足发展空间,同时确保质量和安全,不得简单化予以禁止或者不予监管。

8除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举办国家重大活动,并报经有权机关批准外,不得在相关区域采取要求相关行业、领域的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

9禁止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要求市场主体提供财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摊派行为。市场主体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摊派。

10禁止将罚没收入与行政执法机关利益挂钩。

关键词:支持/鼓励

《条例》支持和鼓励有关部门、机构为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比如:

1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拓展创新空间,持续推进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管理等创新。

3国家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4鼓励、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并合理增加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支持,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5国家鼓励对营商环境进行舆论监督,但禁止捏造虚假信息或者歪曲事实进行不实报道。

关键词:保护

《条例》还为市场主体出台了系列保护、保障条款,保护市场主体平等享受有关权利。比如:

1国家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2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3国家加大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力度,完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保障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参与权。

4行业协会商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市场拓展、权益保护、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服务。

5国家加大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力度,完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保障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参与权,提升中小投资者维护合法权益的便利度。

关键词:平等

《条例》还有许多条款,要求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比如:

1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平等对待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

2国家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土地使用权,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

3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应当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市场主体,不得以不合理条件或者产品产地来源等进行限制或者排斥。

4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

关键词:公开

政府政策、信息是否公开透明,对优化营商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条例》也对政府应公布/公开的事项进行了明确规定。比如:

1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坚持政务公开透明,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

2对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以及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

3各地区可以在国家规定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内进一步压减时间,并应当向社会公开;超过办理时间的,办理单位应当公开说明理由。

4除依法需要保密外,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通过报纸、网络等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

新闻推荐

老板急着招瓦工 被骗将近两千元

本报讯(记者吴彬)郑先生有个项目开工急需招瓦工,他便在网上发布了招工信息,没想到瓦工没招到,却被骗子盯上。骗子以先报销路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