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5年,同一角度,2000多张照片,周建仕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呼吸” 他在杭州“拍空气”

安徽工人日报 2019-11-30 01:52 大字

周建仕的一天,是从“拍空气”开始的。

受访者供图

拍照进行到3个多月后,周建仕制作了这幅《杭州百日祭》作品。 受访者供图

睁眼,摸相机,走到卫生间对着窗外的天空按下快门。周建仕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的。

身为浙江电视台的一名摄影记者,周建仕已拍了快40年的照片。但与杭州的天空“较上劲”,还是最近5年的事。

2013年底,杭州地铁2号线建到了周建仕的家门口,靠着“地理优势”,他计划用相机记录下地铁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可有一天早上,周建仕端起相机后,却发现天空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见。”

那天是2013年12月5日,杭州市气象局发布了雾霾橙色预警。当年,杭州市的雾霾天数超过了200天。

周建仕从窗口往下看,隐约见到不少行人在雾霾中穿行,大多数没有戴口罩,有的还在大口嚼着早餐。“这样不会影响健康吗?”他心里犯起了嘀咕。

那天以后,周建仕开始关注空气质量,由此查阅到的因大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让他非常震惊。“能不能用我擅长的方式,直观地记录下杭州的空气质量?”2014年4月13日,周建仕在自家卫生间,以窗外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为参照物,拍下了第一张杭州的天气。

在照片上,周建仕会配上当天的空气质量参数,再加上一条出行建议,然后发布到自己的微博和朋友圈里。

拍摄进行到3个月多后,周健仕把照片整理成专题,命名为《杭州空气百日祭》。在那幅作品当中,参照物和背景基本相同,唯一变化的是清晰度:除了少数几张有蓝天白云,几乎所有的照片都是灰色的。

拍照不难,一天不落却不容易。遇到出差,周建仕就委托家人帮忙;有时候碰上妻儿也不在杭州,他只能想方设法赶回去。

“不如请更多人来帮忙。”妻子的一句话启发了周建仕,他决定试着发动网友一起来拍杭州的天空,这样不仅能解决自己的难题,也能让更多人关注城市的空气质量。于是,再遇到离开杭州的日子,周建仕就会在社交平台发问:“今天杭州城西的天气如何,有人能提供照片吗?”

让他没想到的是,很快就有好些网友发来了照片。后来,周建仕干脆建立了一个杭州空气质量交流群,目前已有400多名成员在其中打卡记录。周建仕还与环保人士一起创作了《雾霾生存手册》,帮助人们用肉眼识别雾霾天,做好雾霾防范措施。

5年多时间,周建仕一共拍下了2000多张照片,每一张,都是“杭州呼吸”的见证。“拍摄本身不能改变糟糕的环境。”在周建仕看来,如果人们因为这些照片有所触动,从而关注时刻呼吸的空气、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那么他的记录就会对环境改善有所帮助。

似乎是对周建仕坚持拍摄的一种回报,这5年,杭州的空气质量一年好过一年。数据显示,与2014年相比,2017年杭州空气质量等级为优的天数上升了5%,轻度污染天数下降了8%,重度污染天数下降了1%。“以前出门我还经常戴口罩,现在已经很少了。”周建仕说,现在他的抽屉里,还躺着一大摞没用的防雾霾口罩。

现在,周建仕发布的杭州天气前面多了一行字,“为杭州点赞!用摄影见证杭州环境保护,空气质量改善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他说,以前的作品用“祭“来表达对空气质量的担忧,现在只用“记”就可以了。“等到杭州的天空足够蓝的那一天,连‘记录’也就都不需要了。”

新闻推荐

岚山探索年轻干部“选考评用”机制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何乃林)“搞活一座城”,干部队伍是重要因素。年轻干部选拔培育渠道单一、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成为近年来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