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父亲牵着牛,沿着田间小道回家。
傍晚,父亲牵着牛,沿着田间小道回家。夏日的余晖给父亲和牛的身上镀了一层金色。牛是一头健壮的母牛,身后跟着一头小牛犊。父亲佝偻着身体,脚步时快时慢。母牛步伐矫健,不时回头哞一声,不用说,它在召唤自己的孩子。父亲养的这头牛,是村里少有的几头牛之一。如今,村里的年轻人一年四季在城里打工,只在春种秋收时回来。村里剩下的多是如父亲一般年纪的人,养牛便成了老年人的事。不过,父亲养牛已不是为了耕田。现在牛价好,一头小牛能抵两三亩地的收入。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牛在农村扮演的角色,已不再是主要劳动力,但是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对牛仍然怀有特殊的感情。他常说,牛是庄稼人的忠实伙伴,不能亏待它们。父亲对牛,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不让它挨冻,也不让它挨饿,父亲养的牛,总是膘肥体壮,毛色光亮。
我家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一个小村子,村里的人们世代以耕地为业。1982年秋天,我上小学三年级。秋收一结束,生产队就开始包产到户,先是粮食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之后是耕地、牲口按等级编号,以抓阄的方式分配到户,一头叫小三百的黑犍牛到了我家。我家没有牛舍,父母只好把院子角落里的杂物间腾出来,临时做了牛舍。听大人们说,小三百比我要大两三岁,是队里花300元买来的,当时一共买回两头牛,我家的这头牛个头小,人们给它取名小三百,而另一头则叫大三百。
小三百脾气怪,每次我牵它,大人便提醒,不要走在它正前面,也不要跟在后面。走在它前面,冷不防它会用角顶你。走在它后面,它以为你要打它,一不小心就会被踢。每次牵着小三百,我就和它并排走,把缰绳放得很长,以保持距离。尽管这样,我还是被它顶过几次,虽不是很疼,但终归觉得委屈。
那时候,村里尚未通自来水,全村人畜饮水要到唯一的那口井取水。吃过晚饭,大人们去挑水,小孩子们就牵着牛、赶着羊去井台饮水,井台便成了最热闹的地方。羊们看到老伙伴,咩咩叫着秀亲切。那些好斗的牛们,看到昔日伙伴后,也会瞪着眼,用蹄子刨着地上的土,冷不防挣脱缰绳,冲过去抵在一起。我家的小三百,也经常摆脱我的束缚奋勇一斗,消耗多余体力。
小三百虽然脾气坏,干活却很卖力。不管是犁地、耙地还是播种,把它套进犁铧或者摆耧,吆喝一声,它便低着头,哼哧哼哧拉着身后的大家伙奋力向前。这时的小三百,显得格外温顺,这大概便是牛的本性吧!
夏天,是牛羊们最欢快的季节,有青草吃,还能尽情撒欢。下午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便去放牛。我们那里盐碱重,虽然村子周边滩大地广,但滩上的草长不高,牛吃不到嘴里,只适合放羊,我们便把牛牵到水沟沿或者地埂边放牧。牛们啃食着鲜嫩多汁的冰草、蒲公英、曲曲菜、灰条等杂草,欢快地摇着尾巴。我们一帮小伙伴,也在嘻嘻哈哈中度过一段快乐时光。到了傍晚,牛们吃饱了,我们便在夕阳的余晖中,踩着牛哞声牧归。那些年,村里家家户户养牛。走在村子里,不时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牛哞声,那是一种带有温度的声音。
多年以后,年少时放牛的记忆犹在。那是我少年生活的一部分,有甜蜜的欢笑,也有苦涩的汗水。在跟牛无数次接触中,我学会了牛的吃苦耐劳精神,也学会了牛的隐忍,使我日后的生活中,增加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尽管离开家乡多年,每次回到村里,听到熟悉的牛哞声,还是觉得很亲切。
牛作为农耕文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机械尚不发达的年月,从春种到秋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它们的劳作。毫不夸张地说,牛为农村的生产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给农民创造了用数字难以计算的财富。作为农民的后代,我对牛始终怀有敬畏之情。而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不论春种,还是秋收时节,田野里随处可闻机器的轰隆声,阡陌间很少听到牛哞声。
记得大包干的那年,我们队里只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因为别人都不会开,最后卖给了拖拉机手。如今,在我的老家,家家户户都有四轮拖拉机,犁地、耙地、播种,突突突,从地那头到这头,再从这头回到那头,不出个把钟头,一块地就能耕完。过去用牛两三天才能耕完的地,如今用机械半天就能耕完。人们有了大把的剩余时间,可在家搞副业,或者外出打零工,以增加家庭收入。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的经济富裕了,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也悄然改变。二三十年前,在我的老家,谁家修了一院带钢窗的土坯房,定会成为周边村子热传的新闻。如今,日子富裕了的农民,纷纷在城里买了楼房,还买了家用小轿车,农闲时去城里住,农忙时回村种田。虽然村里的人少了,但村子的面貌并没因此萧条,人们把住房翻修一新,条件好的还盖了楼房,在房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板,炒菜做饭用上了清洁能源。村民还集资在居民点铺了条水泥路,下雨天,出门再也不用发愁了……过去,干一天农活回到家,最多左邻右舍拉拉家常,或者各自在家里看电视。而今,村里有了文化活动中心,干完农活,人们换上干净衣服,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其乐融融,邻里矛盾少了,关系更和谐了。
如今,回到老家,我已找不到年少时的记忆,街道平整了,房屋整齐了,环境变美了。家乡的点滴变化,都让我倍感欣慰。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国胜张蓓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潍柴旗下六大海外子公司参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