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全民健身“集结号” ■ 殷 骁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的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部署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利好政策下,体育迷、健身达人奔走相告:全民健身“集结号”再次吹响,体育强国之梦不再遥远!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家强盛取决于国民素质,强国实质就是强民。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我国步履铿锵:1995年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09年确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基础上,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街头巷尾、运动场馆,随处可见挥洒汗水的男女老少;社会体育组织增长迅速,民间体育比赛丰富多彩;2017年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体育项目,近8000名业余选手参加决赛阶段比赛,体育爱好者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登上中国体育最高舞台。体育休闲旅游、户外运动兴起,为全民健身赋予更广阔的空间。
增强体魄、健康生活,重视体育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但也要看到,当前全民健身还面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较低、参与人群有限、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青少年体质整体状况不够理想,成为不可忽视的难点。究其原因,除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些地区对全民健身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须知,体育来自群众、需要群众、依靠群众,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竞技体育将举步维艰。全力拼奖牌、出成绩,弱化甚至割裂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联系,违背体育事业发展的初心和目的,竞技体育也会逐渐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行之不远。
针对全民健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纲要》着眼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普及、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建立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这些具备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举措倘能落实,全民健身有望变得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落实好《纲要》,要完善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通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壁垒,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更紧密结合、更有效互动。
进一步看,全民健身热潮必将带动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是幸福产业和民生产业,与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直接相关。体育产业也是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需求弹性大、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体育产业若想成长为经济支柱性产业,市场主体的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要支持体育用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示范应用,扶持体育培训、策划、营销等企业发展,鼓励大型体育赛事进行市场开发,鼓励大型健身俱乐部跨区域连锁经营等,促进体育产业不断做大、做优、做强,增强体育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新闻推荐
国家标准已有36877项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标准化改革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