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北京市级公租房启用“人脸识别”系统

皖北晨刊 2019-07-22 16:31 大字

19日上午9点,随着丰台区燕保·银地家园门前人脸识别闸机正式启用,北京市级公租房中首批启用人脸识别系统的13个小区,已于本周全部完成设备启用。到今年10月底,还将有两批次共46个市级公租房小区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届时,北京市已建成的59个市级公租房小区将全部启用人脸识别系统。

“刷脸”进小区仅需一秒钟

19日,燕保·银地家园的居民张雨散步归来,恰好赶上人脸识别系统启用。张雨走到闸机前,人脸识别摄像头拍下她的头像,经系统识别确认为本小区住户后,闸机门打开放行,整个过程仅约一秒钟。

北京市公租房管理服务中心燕保·银地家园项目管理处工作人员尹娜介绍,公租房承租人入住小区时,已经采集了头像。在前几个月的准备期内,承租人的家人也进行了头像采集。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公租房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时芝兵介绍,除了小区的住户外,快递员、送餐员等为小区居民长期固定服务的人员,也被纳入人脸识别信息采集之列。为了确认身份,每一个启用人脸识别系统的公租房小区都与所在地的快递公司、外卖公司联系确认,核实每一位快递员和送餐员的身份后,才予以登记。

试运行7个月为小区带来安全与宁静

从去年年底开始,北京市级公租房的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在丰台区阅园四区开始试运行。试运行半年多来,小区居民已经开始习惯“刷脸”进出小区。居民梁新维说,有了人脸识别系统,小区里的人少了、安静了。

梁新维说,最初一些居民不太习惯“刷脸”进门,但仅过了不到两周,绝大多数居民就已经习惯人脸识别系统为小区带来的安全与宁静。

除了防止转租转借,人脸识别还能保障小区住户的安全。时芝兵介绍,公租房小区里居住着很多老年人,也曾出现过独居老人患病无人照料的情况。人脸识别系统启用后,通过后台设置,提示多日没有进出小区人员的信息从而进行预警。

时芝兵说,今年4月,在阅园四区,有一位60岁出头的老人连续一周没有进出小区“刷脸”的记录,工作人员担心他患病不能外出,于是到家中探望。“老人的确患了病,但并不太重,一周没有下楼。事后,他特别感谢工作人员的关心。”时芝兵说。

已采集13.3万条信息技术手段防止隐私泄露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单振宇介绍,目前全市市级公租房小区59个项目中,已经采集了13.3万名住户的信息。

采集了这么多的住户信息,如何保证信息安全,如何保护住户隐私呢?

单振宇说,系统采集的住户个人信息、头像信息等,会保存在系统后台。住户在小区闸机前“刷脸”时,仅会显示其头像和姓名,不会显示住址等更多信息。此外,中心也会通过技术手段,防止住户信息泄露。

对于退租、搬走的住户,各小区项目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也会在办完手续后,从系统内把个人信息删除。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史学家陆其国:上海走到今天就是一个“化”的过程

或许很多人知道上海的淮海中路就是曾经赫赫有名的霞飞路,但你可能不太清楚“霞飞”其实是一位法国将军。正如思南路曾经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