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里的江南 “意象江南”呈现颜文樑吴大羽刘海粟等作品
姑苏细雨中,“意象江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大展”昨天在苏州美术馆开幕,呈现了颜文樑、吴大羽、刘海粟等七十位现当代艺术家以画笔勾勒的江南风貌。从几代艺术家的现代艺术中,观众可以探寻他们对江南文化的反映和观照。展览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脉络。
3月2日,“意象江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大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幕(展期至3月17日)。在溯源江南文化对于城市精神塑造的当下,展览集合了七十位现当代艺术家,包括老一代的颜文樑、吴大羽、刘海粟、任微音、丁天缺、赵无极、吴冠中等创作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作品,呈现七十年来,中国油画等如何对江南文化作出的呼应和观照。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美术馆主展厅最长的一面展墙被漆成了红色,墙上展陈着老一辈艺术家的重要作品——颜文樑《月夜泛舟》、吴大羽《乒乓男孩》、刘海粟《巴厘岛风景》、赵无极《无题》、吴冠中《苏醒》、任微音《雨中品茶》、丁天缺《风》等。这些作品或配着珍贵原框,或装上玻璃保护罩,显得十分庄重典雅。
丁天缺 《风》 布面油画 1990年颜文樑 《月夜泛舟》油画布面 1983年吴大羽 《乒乓男孩》 油画 50年代
在每位老先生的作品下方,都简洁摆放出几份文献资料,如颜文樑编著《美术用透视学》与《色彩琐谈》、刘海粟编绘《色粉画》与《木炭画》、丁天缺译《魏尔伦诗选》等。老先生的艺术遗产与人格精神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厚重底色,也为“意象江南”沉淀出几代人的艺术文脉。围绕这些作品和文献的,是参展此次展览的在世艺术家作品,涵盖油画、水墨与造型艺术作品,他们虽出生年代、背景不同,但大多成长或曾生活工作于江南。
展览现场还展示着相关作品的文献展览现场还展示着相关作品的文献
策展人张立行认为,江南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发祥地,江南从民国建立新式美术教育始,就一直对欧洲流行的印象派及印象派之后的各种优秀现代艺术情有独钟。中国美术史上一系列如雷贯耳的现代艺术大师、大家,几乎都与江南有着紧密联系。这些艺术大师、大家的出色作品曾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现代艺术的独特和不凡,其影响力延绵至今,也对今天方兴未艾的新时代的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本次展览试图从现代艺术的核心命题之一“抽象”展开。但我们不希望拘泥于传统的“抽象”艺术的狭义的边界,而是更想强调“抽象”所赋予艺术家更高更深的艺术概括力,更简洁更自由的表现手段。不管是抽象还是半抽象,也无论是油画还是水墨,展览希望观众透过品种、样式多元丰富的展品。领略“抽象”所蕴含的本质的自在、象征的精神。所以,也就有了以“意象”统括所有展品的想法,试图从一个侧面展现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脉络。”张立行说。
吴冠中《苏醒》彩墨 1994年任微音 《雨中品茶》 油画 1979年赵无极 《无题》 纸本水墨 1986年
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李超表示,江南作为一种文脉基因,传承不息,在后辈的艺术家之中发扬光大。他们以海派文化的性格气候的契合为内制,以形式语言的强调和重视外化,形成了上海美术的特有面貌。他们围绕架上艺术的多种手段,实施多种视觉方式的兼容并蓄和趋时务新。作品中的中国意境与格调,既作为经典传承的回应,又担当文化创新的开拓。虽然今时的架上艺术,与前时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发生改变,但就文脉传承的创新基因与画家主体的精神传统而言,依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可比性。为此,以“意象江南”为题,不忘初心,凝练其中家国担当与人文情怀,藉此作为向新中国70周年的献礼之作。
新闻推荐
小记者十二中17(2)班郭书涵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题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