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岁月的守卫者
小记者 十二中17(2)班 郭书涵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题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美好的时代。这时候的中国是和平稳定的,人民不会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哭泣。军人,在战争年代他们就要冲锋陷阵,精忠报国,他们为祖国而战斗,在战场上牺牲,是再正常不过的;而在和平年代,他们就要戍守边疆,传承那份使命与荣光。
今天,还需要军人吗?为了了解近代军人的职责与使命,我采访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父亲于1991年12月参军入伍,2004年11月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共在部队服役13年。父亲对我说:“在这13年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任务就是参加‘九八’长江抗洪抢险战斗。”
父亲告诉我,1998年7月,华中大地普降暴雨,长江沿岸湖南、湖北两省10多个大中城市遭受洪水的袭击,数十万人民群众被洪水围困……8月初,当时正在湖南省嘉禾县老家休假的父亲从同乡战友的电话中得知部队将于8月19日开赴湖南省岳阳市灾区参加抗洪抢险的消息,作为一名年轻的军官,父亲舍小家顾大家,立即决定中止休假,告别爷爷奶奶提前归队,参加长江抗洪抢险战斗。有一次洪魔来袭,父亲和战友们火速赶去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灾民。就在这时,救生衣不够用了,父亲和战友们纷纷把自己的救生衣脱下来送给灾民。灾民们为此十分感动,纷纷哭着对他们说:“你们真是好人啊,如果没有救生衣,那就是直接面对死亡啊……”
到了部队后,火热的军营生活激发了父亲写作的欲望,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热心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父亲刚开始写稿时,稿件像雪片似的飞向报刊、电台编辑部,但寄出去的文章如泥牛入海,有去无回。面对一大堆退稿,以及来自各方的冷嘲热讽,倔强的父亲始终没敢忘记当初他应征入伍时,爷爷奶奶对他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对此,他并不气馁,虚心向新闻干事和老通讯员请教,并买来各类有关新闻写作的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刻苦练笔,记下读书笔记20多万字。上级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到部队检查、指导工作时,他也抓住时机,大胆向他们请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父亲第一次手捧着刊有他的文章、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时,激动得哭了起来……
经过军旅四年的努力,父亲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军校。他说:“每当我坐在窗明几净的军校教室重温校园生活,每当我走入军事训练场继续接受血与汗的洗礼时,整个脑海里便会再次闪现着父母的激励和鞭策,使我踌躇满志地在军营这块绿色的田野中播下生根发芽的种子。”
2004年父亲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既有成功的甜蜜,又有失败的苦痛。面对挫折和失败,父亲并没有气馁,凭着军人特有的品质,父亲不怕风雨新闻路上的艰难困苦,浑身充满勇气和力量,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热心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
父亲13年的军旅生活使我明白了,军人的职责,就是戍边守疆、保家卫国,用自己的坚实臂膀,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为人民撑起一片晴朗、幸福的天空。当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作为军人的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广州3月2日电(记者李雄鹰)记者2日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广州市日前印发实施《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全面推行养老机构责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