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经济日报:未来国际经济格局十大变化趋势

经济日报 2019-02-12 07:37 大字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15年,是我国比较优势转换期,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崛起的关键期,也是国际格局大调整期。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际经济格局将产生重大变化。总体上,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将呈现十大变化趋势。对此,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发挥优势、弥补短板,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新的国际经济格局下实现趋利避害。

趋势一: 全球经济将处于低速增长期

未来15年,部分发展中国家将延续城市化进程,新一轮技术革命、城市化仍将是部分发展中国家未来增长的潜力所在,到2035年,全球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1.7%,这将是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但需要看到的是,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加速和环境保护日益严格等诸多约束,全球经济整体增速未必能恢复至历史平均水平。其一,人口增速的放缓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将成为拖累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根据预测,全球人口将由2015年的73.5亿增长至2035年的88.9亿和2050年的97.7亿,全球老龄人口(65岁以上)的比重将由2015年的8.3%上升到2035年的13.0%、2050年的15.8%。其二,在能源资源利用领域,新技术的涌现将改变全球能源供给和产业分工的格局。其三,尽管长期来看全球化仍将继续深入发展,但近期内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

综合考虑技术、城镇化、人口、环境等重大基础因素变化,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呈现趋势性下降,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可能会保持较低的增速。2020年至2035年,全球经济增长平均速度为2.6%左右。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将可能进一步放缓,整体增长速度大约在1.7%左右,要低于过去50多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4.9%左右。

趋势二:

全球经济格局多极化将更明显

未来15年全球经济格局多极化变化趋势,主要体现在:

新兴经济体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地位更加重要。部分亚洲和非洲国家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跑者。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GDP规模将超过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和投资中的比重接近60%。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将从欧美转移到亚洲,并外溢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和欧盟仍将是全球主要的经济强国,新兴经济国家实力将持续崛起。

美国将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短期内,美国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美国人口将保持低速增长,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首次超过未成年人口,到2050年人口总量将接近4亿。根据美联储预测,美国长期的GDP增长率约为2%。课题组预测,未来中国的经济地位更加重要,美国将继续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

未来15年,欧洲、日本仍然是全球重要经济体,但地位将有所下降。根据课题组测算,到2035年,世界上最大的七个经济体可能只剩下一个欧洲国家(德国),欧洲作为一个整体,仍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日本经济未来增速将长期保持低位,2035年日本经济排名预计在第五位左右。

趋势三:

新技术革命将重塑产业格局

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将呈现出生产方式智能化、产业组织平台化、技术创新开放化的特征,对全球分工也将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预计未来15年,信息技术与新兴数字经济发展将为后发经济体赶超提供机遇。数字经济兴起将加快知识向发展中国家扩散,有助于本地化生产,助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产业特性,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不仅将会改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全球布局,还会加速推动后发经济体转型发展。信息技术与后发经济体资源等优势相结合,可以强化后发经济体优势。

趋势四:

国际贸易将呈现数字化等特点

未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仍将是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未来全球贸易发展,将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的形式发生改变,数字产品贸易、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占比将明显提高。贸易方式发生改变,在信息技术推动下,跨境电子商务将快速发展,新的国际贸易方式将催生新的监管模式。全球贸易格局将发生改变,国际分工价值链区域化特征进一步增强;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地位上升。全球贸易失衡状况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而后逐步改善。国际贸易规则更加强调高标准、高水平的便利化与自由化。

趋势五:

跨境投资规则制定出现新趋势

制定跨境投资规则将是未来20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跨境投资规则不断完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将继续提升。全球跨境投资金额将在波动中上升。跨境投资中,服务业占比上升,制造业占比下降;有形资产投资占比减少,无形资产投资占比上升。跨国公司将继续是全球跨境投资和价值链布局的主要力量。新兴经济体的跨国公司数量将持续上升。发展中经济体在跨境投资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趋势六: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

全球人口发展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人口增长总体趋缓,全球的生育水平普遍下降,发展中国家的降幅更为明显,部分国家长期处于低生育率水平。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提高。从人口分布看,未来20年全球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生育率仍将面临下滑的趋势;人口老龄化加快,发达国家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发展中国家总体也在呈现老龄化趋势。全球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持续上升,但增长速度近年来下降明显,且低收入国家的进步速度相对较慢。

还需要注意的是,预计到2035年,全球人均国民收入将达到16000美元至18000美元区间。发达国家技术优势的弱化和人口老龄化将持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仍将保持技术进步加快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还会延续。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将会有所扩大。分地区看,当前中产阶级的一半都集中在欧美发达经济体,而到2030年约三分之二会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预计会超过32亿人。

趋势七:

绿色发展成为重要取向

近年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碳生产率、能源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等均有所提升,同时社会对实现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也有比较广泛的基础。但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如何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中实现协调平衡的严峻挑战。

展望2035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控制污染、实现低碳转型的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绿色发展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将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污染减排形成倒逼机制,促进绿色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趋势八:

全球能源结构与格局将深刻变化

能源供需结构正在出现深刻变化。一是清洁化。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大幅提升了油气资源的供应能力,预计2040年前全球天然气将增长45%左右。二是低碳化。可再生能源成本出现大幅下降,将在2020年前后与常规化石能源平价上网。三是电力化。电力在未来全球能源系统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四是数字化。数字技术在能源供给与需求中的广泛应用,将提高能源供给能力、降低成本,也将提高能效、节约成本。分布式能源将成为新的能源供给方式。

全球能源供求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从全球能源需求格局看,据国际机构预测,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预期增长30%左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区域成为全球未来能源需求增长的中心,亚洲成为全球石油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地。从全球能源供给格局看,除了欧佩克、俄罗斯等传统的能源出口大国,美国将成为全球能源新的供给国。

趋势九:

全球粮食安全总体有所改善

全球农业资源潜力巨大,有利于保证全球粮食安全。根据相关机构计算,全球土地资源中尚存非常显著的潜在耕地规模。全球实际可利用开发的农业耕地达到35亿公顷,有14.67亿公顷的潜在耕地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如果考虑到生产技术进步与作物适应性的不断改良,全球还有26亿公顷潜在农业耕地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总的来看,2035年全球粮食安全总体状况会有所改善,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驱动下,未来全球粮食消费仍将持续增长。同时,粮食供需格局有所调整,粮食国际贸易持续增长,但部分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区域间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

趋势十:

国际金融中心将多元化

国际货币多元化。到2035年,美国仍是对全球综合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美元仍将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越来越多的经济体进入到国际货币体系当中,国际货币体系的覆盖范围也大大拓展,国际货币有逐渐多元化的趋势。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应用范围将变得更加广泛,也更受国际社会支持。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金融安全机制从不同渠道得到强化。

国际金融中心多元化。以上海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中心城市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排名缓慢上升,并与排名相近的发达国家城市直接竞争。但伦敦和纽约仍将是国际主要金融中心城市。金融中心按区域划分的趋势逐渐增强。

(执笔:隆国强 张 琦 王金照 赵福军)

(原题为《未来国际经济格局十大变化趋势》)

新闻推荐

李智远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本报讯(记者陈红娟)2月11日,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李智远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市“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