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瑞安文化之美和乡村之美
“美丽中国行”百媒看瑞安
□本报记者晁君杰刘佳丽陈丽
“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过飞云江时留下的佳句,也从侧面反映了浙江温州瑞安水系交错、重峦叠嶂、阡陌纵横、人文荟萃,拥有一副宜居宜业的好底子。
瑞安市,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
三国吴始建罗阳县,唐天复二年改为瑞安县,1987年撤县设市,隶属于中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温州。迈入新世纪的瑞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逐步成为东南沿海一座现代化城市。
瑞安是浙南著名侨乡,有10万多瑞安人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万瑞安人走出瑞安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形成了一处处瑞安街、瑞安村。中国新闻界称:“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没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去创造市场。”
瑞安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瑞安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率先发展市场经济,尝试股份经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兴办农村家庭工厂,千方百计把产品推向市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把以上经济特色概括为“小商品、大市场”。从此,瑞安以全国独有的“温州经济格局”和灵活的运行机制蜚声海内外……
依托良好的山水资源、产业基础和人文禀赋,瑞安的发展也有着鲜明的“瑞安特色”。
文化自信铸就城市之魂
内外兼修共建和美乡村
(本版部分图片和文字资料由活动会务组提供)
相较于秀美的云江碧水和敢拼敢闯的温商精神,瑞安的文化范儿更为人所称道。
在温州,有一句老话——“瑞安出才子”。正因为这座城市孕育了“永嘉学派”之先声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一代书宗”姜立纲、“经学大师”孙诒让等一大批熠熠生辉的文化名人,使得千百年来的瑞安一直拥有强大的人文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
在瑞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无处不在。平阳坑镇东源村,至今仍有百余人传承木活字印刷手艺,这是我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木活字印刷技艺的地方。
2010年,木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活字印刷术漂洋过海,走进澳大利亚墨尔本大洋文化艺术中心的展厅,向澳大利亚人民展示中国古老的印刷技艺和东方文化的魅力。瑞安还有温州鼓词、藤牌舞、蓝夹缬等各级非遗124项。瑞安正借助市场的力量,实现非遗项目的自我传承和发展。
当下的瑞安,仍然在鼎力依托文化铸就的城市之魂,展现崭新的人文之美,种种事关文化培育的努力,打造了一个个有着浓郁人文气息的“瑞安样本”。
汹涌的城市化进程,让沃野千里之上的乡村,经历了千年来未有之变化。面对亟待振兴的乡村,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瑞安,也在编织着“乡村振兴梦”。乡村,从曾经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短板,如今跃升为带动地方发展的活力阵地。一幅青绿其外、人文其里的写意田园山水画,正在瑞安的版图上徐徐展开。
从“酱油河”变“清水湾”,从“重污染工业村”变“宜居宜业村”,历经十余年整治,塘下镇陈岙村村容村貌大变样,如今成为一个道路整洁、花木成荫、山清水秀的花园式村庄。在瑞安大地上,还有无数乡村燃起了“至美田园梦”,村民们抱团求发展,不少人纷纷回归乡村创业,复兴地方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瑞安不断保护开发乡村文化的“富矿”,把乡村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去。“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在曹村镇,每逢元宵,处处张灯结彩,赏花灯、猜灯谜、观摩开蒙礼……传统与现代的民俗盛宴在此完美融合。在平阳坑,木活字印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传承着这一古老的技艺。他们一手执文稿,一手快速、准确地拣出字模,放入空字盘里排版……最传统的文化在乡土中得以保存。
新闻推荐
■曹矞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