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服务有温暖 监管有力度

潍坊日报 2018-12-12 10:20 大字

□本报记者刘伟

通讯员聂涛杨晓娜

张国梁

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排头兵、市场监管的主力军,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面对市场主体数量迅猛增长、监管职能多、执法人员少的现状,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以“一次抽、全面查”的“最多查一次”为目标,与“最多跑一次”构成“放管服”改革的“两条腿”,有效破解了撒网式巡查监管模式难以对海量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的难题。

跨部门监管:

从理想到现实

从2015年的年报抽查、2016年的联合抽查、2017年双随机抽查到2018年的总局抽查、省局抽查、跨部门试点抽查,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始终紧跟上级部署,进行“随机”“全覆盖”“跨部门”“联合”等多次探索与尝试。这次跨部门试点,是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0月份挂牌成立以来部署的第一项联合检查工作。对此,该局提出了“一家随机、多家认账、统一检查、综合监管”的试点工作思路,结合监管执法实际,确定试点涵盖工商、质监、食药、物价四个业务部门,从试点工作的广度、深度、融合度入手,完成这次“压力测试”。试点工作侧重于操作层面,构建了跨部门“双随机”监管总体框架,探索出了一套“可操作、可复制、可执行”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

新监管格局:

从单一到联合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是简约高效的,提高了监管执法效率。作为全省试点单位,该局结合监管实际,在原有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物价部门,确定抽查涵盖工商、质监、食药、物价等四个监管领域,组建一个检查组,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这就需要完全打破原有的部门监管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工商、质监、食药、物价的职能、人员进行全面整合优化,重新构筑大市场、大监管的新格局。

双随机实施:

从简单到智能

双随机监管简约而不简单,实现需要破解一系列难题:联合检查执行问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各有侧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问题,一线执法人员在联合检查中面临的问责风险、制度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推动着监管工作由撒网式巡查监管向信息化精准监管转变,力求取得“1+1+1+1>4”的跨部门联合检查效应。在双随机手段上,依托协同监管平台,积极探索符合辖区实际的市场综合监管运行机制,制作系统操作图示,标注关键按钮,使操作步骤一目了然。协同监管平台的推广应用,甩掉了以往“抓阄”“抽扑克牌”的原始随机方式;在双随机内容上,将工商、质监、食药、物价等检查内容汇总为“一张表”,重新梳理相关执法文书;在双随机操作中,将法律依据、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核查程序逐条列清,汇编为“一本通”,使“双随机”检查从单一到丰富,再到规范,从最初简单性的“加”到颠覆性的“破”,再到创造性的“合”。

一公开效力:

从准确到共认

随着市场综合监管体制的逐步理顺,市场监管理念方式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监管工作将更多依托大数据监管、信用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双随机”抽查过程通过两次随机摇号方式,既给执法人员戴上了“金箍”,也给违法企业头上悬了一把“达摩斯之剑”,而这种监管威力的发挥,最终体现在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的依法公开、准确公示以及多家部门共认上。在以往的“双随机”监管中,该局在结果核对、公示处理上下了大工夫,实现了检查结果公示率、准确率“两个100%”的目标。这次的跨部门试点,又着重在推动抽查信息“一网归集、多向公示”上取得突破,“一家随机、多家认账”,切实提高了失信惩戒措施的实操性和惩戒力。

新闻推荐

有合规档案,才有合格干部

□巨岩近年来,各地屡屡曝出人事档案“涂改年龄”“伪造学历”等造假现象,折射出个别干部执政观念偏失和急功近利思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