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率提升喜中也有忧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主要情况。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篇文章,叫做“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是不是从今以后只要书房不要学区房了?对此可能很多人不会认可。但书房具有学区房的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提醒我们,哪怕就是为了下一代,也要有一个读书的样子。
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但有必要思考的是,阅读有整体式阅读和碎片式阅读之分,也有深阅读和浅阅读之分。而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可以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这是一个并不缺少鸡汤的时代,提倡读书、学习的鸡汤,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我们应该相信,“开卷有益”,只是打开书本,就是有好处的。但阅读更大的好处,还是指向高质量的阅读。韩愈曾写过一首《劝学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向的主要就是高质量阅读,尤其是有关经典的阅读。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接受电子阅读大行其道的现实。这里,不能把电子阅读与高质量阅读对立起来,不能简单认为只要是电子阅读就一定没有质量。但也要正视,现实中很多人的电子阅读,确实表现为“低粗浅”——低端、粗俗、浅薄的倾向。比如现在有不少人,在睡前都要看一会儿电子书,内容大多是网络小说,一个晚上能看几十万字,可看完了,却也全忘了。这种阅读,纯粹为打发时光而来,在质量上显然就差一些。事实证明,有一些电子阅读,依然是高质量的。这里,主要还是改变阅读习惯,要把阅读动力从单纯的打发时光转向丰富提升。
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全民阅读率提升喜中也有忧。喜的是阅读数字在逐年提升,忧的是阅读质量还有待提高。“全民阅读”概念已连续第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更是在全国范围大力推动,现在已经进入注重提升阅读质量的阶段了。“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应该相信,随着全民阅读条件的更加具备,全民阅读氛围的更加浓烈,高质量阅读也必然水到渠成。
毛建国 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记宣汉民间姓氏研究达人张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