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老梅香 ——记宣汉民间姓氏研究达人张海德
[摘要]——记宣汉民间姓氏研究达人张海德
●1996年春,曾赴京参加中国文化艺术研修会,成为会议仅有的两位农民之一
●关于姓氏文化研究的《中华“姓府”大观园》长达120余万字
●书法艺术造诣颇深,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特邀创作员
□本报记者 徐冬 闫军 摄影报道
走进宣汉县黄石乡千坵村,村口巍峨矗立的公路牌坊赫然映入眼帘。牌坊两侧题有“峥嵘风光其路杰才焕天地,澎湃信念此门志士卓古今”的楹联,字体朴茂工稳,令人赏心悦目。让人们料想不到的是,楹联的题词书刻竟全出自一位普通的农村老人之手。这位在当地颇负盛名的民间学人,就是张海德。
造化弄人
他始终不丢读书人本色
1938年,张海德出生于宣汉县黄石乡石鸣村(今铜鼓村)。虽然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但张海德的祖父张前鼎和伯父张鸿道却都是读书人。张前鼎为晚清旧制师范学校毕业,清宣统元年(1909年),联合他人在黄石场新街创立育材初小学,为当地教育界一大盛事。
“这些在民国版《宣汉县志》中有明文记载。”虽然祖父去世得早,张海德没能一睹他生前的风采,但在张海德的心目中,始终以祖父为骄傲,视祖父为楷模。在他看来,自己体内之所以流淌有读书人的血液,很大程度上缘于继承了祖父的文化基因。此外,张海德的伯父张鸿道也是满腹才华,并在上世纪30年代担任过下八、黄石两地中心校的校长,后走上革命道路,任红33军后勤处秘书,直至壮烈牺牲。
1947年,张海德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又转入当地中心完小。读书期间,张海德便显露出超越一般孩童的天赋,在书法、绘画方面崭露头角。“当时,我经常为学校的墙报画刊头、插图。”1951年,国画大师王君异自重庆返家路过黄石,偶然发现了张海德所绘的墙报插画,为其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功底感到诧异。“王先生当即询问我的情况,并有收我为徒的念头。可惜,当时我恰好离校探亲了,与先生失之交臂。”虽然事情已过去了近70年,可语气中张海德仍流露出深深的惋惜。
1954年,张海德高小毕业,以他当时的成绩,升入更高学府深造没有任何问题。然而,造化弄人,由于家族成员的历史原因,张海德升学无望,只好含泪回家务农。虽然如此,张海德并没有向命运低头,铭记“不怨天、不尤人”的圣贤教诲,他毅然挺起了不屈的脊梁。大山中艰辛的劳作和生活的重压,并没有消磨掉浸润在张海德灵魂中那份对诗、书、画艺术追求的动力,并没有使他的读书人本色有丝毫的消褪。别人请他去干篾工活,他总忘不了在衣兜里揣上纸和笔,一旦灵感上来,就随时随地记下一些优美的词句。他的近百首诗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你是一个农民,年龄又这么大了,何苦费心思搞这些玩意儿呢?”面对众人的不解,张海德在自己的一首诗中,这样斩钉截铁地回答:“人生能几回?愿放尺焰光毫!”
埋首残编
姓氏文化研究大放光彩
《诗词联璧》《三才溯变》《碑文正言》《天雨石鸣》《方士迷影》《资治襄理》……在张海德的家中,他所编著的书籍堆了满满一屋,举凡科学常识普及、文史知识点评乃至个人自传回顾等无所不包。在所有书籍中,分量最重的还是关于姓氏文化研究的《中华“姓府”大观园》。这部120余万字的煌煌大作,是张海德多年来辛勤智慧的结晶。
“姓氏是历史,是科学。”在张海德看来,姓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人们了解自己的血脉传承,弄清自己的祖根来源,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我小时候熟读《百家姓》,那时起就萌生了研究姓氏文化的念头。”后来,张海德先后编著了《宣汉县黄石乡张家湾张氏谱》《万姓五千年》《姓名书简》《张氏史考大鉴》等大量姓氏文化方面的专著。
“2007年《万姓五千年》刊出后,不少读者反映‘写得太深,不好懂\’,我就着手重修,终于在去年刊出了这部《中华‘姓府\’大观园》。”在编著过程中,张海德以《中国人名大辞典》为纲,翻阅的相关资料难以计数。在这部大作中,张海德收集各类姓氏1万余个,并以笔画为序系统排列。对每一个姓氏,先指出其来源、郡望,然后再详细罗列该姓氏中的杰出人物。如,在“张”姓一栏,先点出“黄帝五子挥,官弓正,主祀弧星,赐姓张氏”,接着指出“望出清河、南阳、吴郡……”,继而列出了张仪、张骞、张衡、张之洞、张学良等千余名张姓名人。为了避免单纯罗列的枯燥感,在每位文化名人后,还附录了其相应的代表作。如,在介绍唐代诗人张若虚时,完整附录了脍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附录后,张海德意犹未尽,欣然提笔续到:“树摇清风江月明,朗照万里夜色晴。春岚诸峰锁晓雾,雾海卷帘光一轮。”
“它像一位‘导游\’,把你带入中国姓氏殿堂里广采博览,领略万姓风光和人文风采。”在序言中,相关业内人士对《中华“姓府”大观园》给予了高度评价。古稀之年还能有此成就,张海德本人也豪情满怀,兴奋之余,他为自己撰出一联:“一支笔,挺起珠峰凌霄汉;万姓典,搜罗宝卷壮乾坤。”
“笔下偷生”
这是他的人生哲学
“李白可以‘酒肆逃名\’,我不妨也来个‘笔下偷生\’。”在张海德看来,每个人也就短短几十年的时光,“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只有静心读书、专研、创作,摒弃外界喧嚣和浮躁,才能提升生命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延伸生命长度。“名为‘偷生\’,实为在坚守中淬炼、升华自己。”
不仅在姓氏文化研究和诗词绘画方面有所建树,在书法上,张海德也造诣颇深。1996年春,在友人引导下,张海德赴京参加中国文化艺术研修会,成为这次会议仅有的两位农民之一。会上,这位貌不惊人的大巴山农民,将五尺见方的宣纸铺在地毯上,翻腾斗笔,挥毫泼墨,不多久,一个硕大的“虎”字跃然纸上。字体刚劲有力,一气呵成,大有猛虎腾跃之势。一时间四座皆惊,镁光灯闪烁不止,事后,张海德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颖南的亲切会见,并被聘为特邀创作员,输入《文艺人才库》。经过数十年的点滴积累,张海德形成了楷书严谨端正、行书恣肆奔放、隶篆古朴厚重的独特风格。
“张叔真是一个全才,不仅可以舞文弄墨,在竹编、石刻方面也是一把好手。”黄石乡工会主席王文渊和张海德是同村,早在还是细娃儿时,就喜欢到张海德家串门,听他讲各种文史典故。“当时,老爷子还领着全村人排练样板戏,在《沙家浜》中他扮演郭建光,那造型,可真叫一个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文渊非常开心。现在,当地机关单位经常请张海德过来刷写标语,美化办公场地;邻近的村民遇到婚丧嫁娶更离不开他,写楹联、刻墓碑,这些活路全由他一人包揽了。
虽然一生与人为善,但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这位善良的老人。如今,张海德已有两个儿子先他而去,两度“白发人送黑发人”,一次又一次撕心裂肺、痛彻骨髓的煎熬,使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遭受了巨大的心理重创。然而,即便如此,张海德也没有放弃对生活、对故土的热爱,对文化、对艺术的追求。在他看来,读书、钻研、创作就是最好的一剂“良药”,用它,可以医治尘世间所有的伤痛。
洗尽铅华,超然物外。如今,张海德如同一株昂然挺立的老梅,无视岁月冰刀霜剑,笑看季节往复轮回,在对生命和文化的坚守中,散发着淡雅却持久的芳香……
新闻推荐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飞船入轨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3次交会对接
发货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收货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货物太空实验设备和维持天宫二号运行补给“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小哥”的座驾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货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