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循环发展,追赶超越展新姿 ——安康市绿色循环发展工作综述
[摘要]——安康市绿色循环发展工作综述
第十一次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座谈会以来,安康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五个扎实”,矢志追赶超越,坚持园区承载,产业支撑,改革创新,攻坚破难,在宏观环境复杂、经济持续下行情况下,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埋头苦干,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稳健开局。
经济实力实现跃升
循环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852亿元,增长11.3%,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60亿元,增长16%,高于全省 9.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6亿元,增长24.2%,高于全省15.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亿元、增长12.1%,高于全省6.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5962元、8590元,分别增长8.2%、8.6%。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和非公有制经济占六项指标居全省第一),追赶超越迈出坚实步伐。
突出生态优势和富硒特色,围绕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抓工业补“短板”,转方式调结构,强化园区承载、科技支撑和重点帮扶,支持和引导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力促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加速成长。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2016年规模工业企业达560户,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增加值增长16%,居全省第一。以饮用水、富硒茶、魔芋、粮油等为重点的富硒食品产业增长25.2%。以绿色、循环、低碳为标志的生态友好型产业占GDP比重65%。生态旅游带动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医疗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创建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10个。分享经济、信息经济等新业态、新经济快速兴起。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0.5:39.6:39.9调整为11.8:54.8:33.4。
园区承载能力增强
创新驱动激发活力
以“三区两园”和“飞地园区”为依托,狠抓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园区功能,加强人才、资金、项目聚集,提升承载能力与发展活力。近三年,争取陕南循环发展园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1.68亿元,撬动园区投入近50亿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安康市19个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22.8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1407户,吸纳就业7.4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79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71.3%。旬阳、汉阴、平利工业集中区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安康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旬阳生态工业集中区升级为陕南首个县域省级高新区。5个“飞地经济”园区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落地开工建设项目20个,建成标准化厂房4.8万平方米,投产企业4家。培育现代农业园区429个,年产值85亿元,解决农民就业近10万人。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3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577公里, 交通“短板”正在转化为助推发展的区位优势。汉江综合整治、中小河流和病险库塘治理等项目加快推进,东坝防洪工程建成投用,长期危害安康的“水患”正在变为“水利”。围绕打造“秦巴明珠”,加快中心城市、县城和县域副中心镇、文化旅游名镇、新型社区加快建设,恒口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挂牌运行,中心城市和城镇建成区分别达39.5、91.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5.6%。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全覆盖,创建2个国家生态示范区和6个省级生态县,绿色循环发展基础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创新驱动战略和“双创”行动计划顺利实施,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助推创新发展。至2016年底建成秦巴众创空间等7个国家级“双创”平台和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等6个重点研发机构,培育高新技术、民营科技企业140家。开放发展“十大行动”成效明显,举办经贸、外事、文体等活动近百场次,在天津、武汉、沈阳、成都等地组织推介招商活动20多场次,驻外使节来安考察、驻华使节文化(安康)行活动产生良好影响,(下转三版)
通讯员 衡果
新闻推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育理论、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新的教育理念不应是体现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