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禽流感”来袭,活禽交易何去何从?

桂林日报 2017-03-24 15:12 大字

南站菜市活禽交易清淡,摊主无事可忙,有的跳起了广场舞,有的在打羽毛球。

摊主对其售卖的家禽进行清洁消毒。

今年以来,受H7N9与“禽周期”共同影响,桂林市禽业养殖和交易遭受巨大冲击。鸡鸭等禽肉、禽蛋乃人们生活必需,眼下市场谈“禽”色变,其中暴露了怎样的行业问题?养殖户、企业该如何应对冲击?转型之路又在何方?如何应对挑战,化“危”为“机”,重振信心,需要政府和社会作出调整和改变。

□本报记者苏展文/摄

消费信心导致“禽价”低迷

3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南站菜市,当时正值买菜高峰,相对于热闹的蔬菜摊位,活禽交易区域显得有些冷清。记者走了一圈并没有看见前来购买活禽的市民,无事可忙的摊主们有的低头玩着手机,有些甚至在交易区前的空地上跳起广场舞、打起了羽毛球。

摊主陈老板做活禽生意已将近20年了,当记者问到近期家禽销售情况时,她的回答很简单——— “卖不脱”。“现在闹‘禽流感\’,一点都卖不脱,昨天一天就卖出去一只。”她告诉记者,自从1月份以来,她家的家禽销售情况便每况愈下,往日正常情况下一天可以卖出十几二十只鸡,现在一天卖一两只,有时甚至开不了张。

记者与陈老板聊天没一会儿,周围的摊主也都逐渐围了过来反映自家情况。当问及价格是否下降时,大部分摊主都表示,降价也无济于事,价格已经降至成本价,可依然难以销售。

根据市物价局价格监测分局数据显示,白条鸡2016年12月—2017年2月零售均价分别为8.67元/斤、8.67元/斤、8.5元/斤,同比分别下降14.75%、16.07%、17.72%;鸡蛋零售均价分别为5.67元/斤、5.6元/斤、5.34元/斤,同比分别下降5.5%、9.24%、13.45%。白条鸡、鸡蛋价格同比跌幅均在扩大。

“要是直接封市可能还好一些,这样可以免一些税,减少一些损失。”南站菜市一位摊主告诉记者,摊位费加上水电一个月大概要2000元左右,生意每天亏损,而且越卖越亏,就盼着这样的日子能早点结束。“我们这里十几位摊主,已经有3家退出不做了。”他说。

此后,记者先后到屏风菜市、西门菜市采访,情况也基本大同小异。商贩普遍反映,销量有明显下降,但价格的下调对销量影响并不大。

活禽养殖户遭受损失

桂林是广西家禽养殖大市,家禽产量位居全区前列。据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统计,2016年全市年末家禽存栏4482.55万羽,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家禽出笼11594.22万羽,比上年增加228.37万羽,增长2.1%(其中出笼肉鸡9527.01万羽,占总量的82.17%)。禽肉产量17.51万吨,占肉类总产53.73万吨的32.59%。禽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势必对养殖业造成影响。

自从今年出现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后,桂林附近的广东、南宁等地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养殖业主无法进行活禽交易;同时部分消费者减少了对家禽的消费。桂林市一些农贸市场禽类摊位、家禽养殖企业遭遇不同程度的“卖禽难”问题,价格、销量齐下降,禽产品市场面临亏损局面。

位于尧山附近的文博家禽批发市场是桂林最大的家禽交易市场,该市场有门面110多个,正常日活鸡交易量达8000-1.2万羽。据市水产畜牧兽医局调查,当前该市场交易呈现断崖式下跌,除了保证饭店供应的一两千羽活鸡外,其余销售寥寥无几。过去能卖9-11元/斤的玉林三黄鸡,目前仅能卖6元多,且日销量只有200斤左右,经营惨淡。

广东温氏公司是桂林最大的家禽养殖企业,公司年出笼活鸡在3000万羽以上,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据该公司徐总介绍,去年12月,公司销售均价还在6元/斤的成本价以上,产品略有盈利,今年1月跌至4.9元/斤,当前价格只有4元/斤左右,每只鸡亏损约10元,且难以销售。

龙胜宏胜禽业有限公司是龙胜凤鸡的主要经营企业,对龙胜养殖产业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年前公司每天外销凤鸡有近3000羽,每羽销价在60元左右,现在已完全无法销售,产品无人问津。由于鸡是活体动物,养殖户必须承担0.2元/日·羽的饲料成本,负担日益严重的亏损压力。

“造成‘卖禽难\’的主要原因不只是H7N9冲击。”市水产畜牧兽医局计财科侯德恩告诉记者,除了受H7N9影响外,和所有的农产品一样,家禽价格也具有其季节性的特点。据了解,2013到2014年,养禽行业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低价运行,许多养殖企业亏损倒闭,大多数企业也是举步维艰;2014年以后到2015年,养鸡行业迎来红利期,有不少养殖户尝到甜头,扩大养殖量;还有些人看到养鸡能赚钱也跟风进入养鸡行业。经过两年基数的增长,在2017年年初,养鸡业产能过剩的现象开始凸显,迎来鸡肉、鸡蛋价格下跌。

根据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公布的价格信息,自2016年春节以来,全区活鸡价格呈缓慢下降走势,价格由2016年2月初(第五周)27.57元/公斤,跌至2017年1月初(第二周)的24.25元/公斤(2017年春节前升至25.05元/公斤)。之后,受H7N9防控工作的影响,价格跌幅明显增大,2月第三周仍维持有24.05元/公斤,第四周猛跌至22.82元。

“不到3年时间,又面临一次新的冲击,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这将是一次十分严峻的考验。”侯德恩表示。

化“危”为“机”,转型之路在何方?

喜欢吃现场宰杀的新鲜活禽是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然而,历经“非典”、“H5N1”和“H7N9”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事件后,这种饮食习惯正遭遇生物安全风险的冲击。3月13日,在全国两会上有代表直面热点问题,提出取缔农贸市场活禽宰杀,建议工厂化集中屠宰便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统一监管,有利推进屠宰加工与养殖环节的对接与互认,最大程度推进养殖环节农产品品质安全责任的落实。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孟德峰认为,禽类养殖的疫情风险并不是新鲜事物,自古有之。但是到了现代,由于禽类养殖由农户散养逐渐转变为产业化养殖,使得活禽的养殖环境更为封闭,活禽密度更高,活禽活动范围更小,大幅度增加了疫情迅速扩散的风险,且带来的损失也更巨大。针对该产业的深刻变革,传统消极应对养殖风险的方式已经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需要探索新的办法来对冲这类风险。如何应对当下危机,将其化作未来转机,值得思考。

“解决疫情对禽类养殖业的风险问题,应该有一套组合拳。”孟德峰表示,从短期看,企业可以考虑改变产品的供给形式。主要方式是与其他企业联合,对活禽进行产品深加工,减少对市场上活禽的供应。因为H7N9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活禽产品上,经过高温、高压、冰鲜处理后肉类制品的风险则会降低很多。

据广西卫生计生部门介绍,目前我国确诊的H7N9病例,绝大多数发病前有活禽的暴露或接触史,且以暴露于有活禽售卖的农贸市场的比例居多。尚没有证据显示H7N9病毒能够通过妥善处理的禽类或禽蛋类传播给人类。在国外,推行家禽集中屠宰、冰鲜上市则是普遍认同的安全模式。据了解,在欧洲,禽肉交易要褪毛去骨;在美国,销售活禽将被刑事起诉。目前中国香港等地已实行禽肉冰鲜供应模式。

此外,专家从产业特点方面建议,可购买保险,即养殖户应该支付给保险公司一定的保险费用来提高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多元化经营,避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企业或农户在经营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应避免经营单一产品,如养殖鸡鸭的养殖户可以考虑同时养猪或鱼牛羊及种植其他农作物,积极构筑循环生态链,不但可以降低成本,环境友好,还可以大幅度降低经营风险。除了产品多元化之外,还可以考虑经营场地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以降低区域经济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延长产业链条,加强垂直企业间的联系。当遇到市场波动时,只要产业链条间的企业通力配合,才有可能不断创新,不断改变产品的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形态,避免产品陈旧和单一所带来的市场波动。

“H7N9疫情的发生,也为整个禽类养殖业提供一次产业洗牌的机会。此处疫情所造成的市场波动会排挤掉一批资金技术水平不高的企业、风险抵抗能力差的企业,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提供了更充足的市场空间,从而提高了整个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孟德峰向记者分析道,从我国民众饮食习惯上来看,禽类食品长期上看一定是我们餐桌上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随着疫情的退却,人们对该类商品的消费一定会回复到正常水平。而由于前期大量企业的退出或库存的消减,产品供给不足必然会导致禽类的价格大幅度上涨。

对于产业复苏需要多久时间的问题,孟德峰认为,这依赖于疫情的控制和H7N9的人类疫苗研发进度及治疗效果。也就是说疫情对人类健康的风险越小,则疫情对产业的发展影响就会越小,加上政府的积极宣传和引导,民众下半年逐渐恢复对禽类的消费还是有可能的。

新闻推荐

聚焦都市“特困生”

张尼加班熬夜、睡前刷手机、入眠困难……在当下中国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少人成为睡不够、睡不好的“特困生”,一线城市更是“缺觉重灾区”。8小时睡眠离我们还有多远?睡到自然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