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科学院出版社 □乐倚萍 雾都伦敦常常和工业化联系在一起,云吞雾绕的烟囱一度被视为健康经济的代名词,甚至在人们意识到烟雾污染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后,还对它抱有特殊

齐鲁晚报 2016-12-31 00:00 大字

《大雾霾》[澳]彼得·布林布尔科姆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乐倚萍

雾都伦敦常常和工业化联系在一起,云吞雾绕的烟囱一度被视为健康经济的代名词,甚至在人们意识到烟雾污染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后,还对它抱有特殊感情。散文家查尔斯·兰姆称之为“受人挚爱的烟气",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以“伦教常春藤”作比,画家梵高所绘的烟雾弥漫辅以明快色调,普通游客若是没赶上伦教的雾霾天,反而要抱怨不迭。

理性看待雾霾固然重要,然而感性认识更能左右人与环境的关系。澳大利亚大气化学家彼得·布林布尔科姆的著作《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系统地讲述了雾都伦敦的空气污染变化、对雾霾的研究及采取的措施。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对雾霾的认知不断转变,但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是科学研究报告的结果,还不得不兼顾社会经济现状和人们的情绪。

除了前述对雾都浪漫气息的缱绻,烟雾还有许多象征:燃烧产生的烟气曾被认为能抵御瘴气,治愈疾病;二战前夕的大萧条,面对不再冒烟的工厂,失业的工人期盼着恢复生产的烟雾;壁炉作为家的中心,是好客与温暖的象征,非其他设施所能替代……再加上经济成本的考量,污染治理进程缓慢。

相比之下,科学的证据却显得乏力。不同的呼声矛盾重重,有些迅速被更迭,有些治标不治本,有些还会引发其他问题。譬如以无烟燃料替代普通海煤,其实只是将污染从使用地转移到生产地;把烟囱造得高耸入云,不过是把烟雾随风送去其他地区;立法约束工业燃煤,却忽略了家庭燃煤的比重。从前人们的焦点是肉眼看得见的烟雾,却发现,改变了烟雾颜色、监控了大颗粒,还有更令人苦恼的不可见物;控制了氯化氢,还有二氧化硫;关注了二氧化碳,还有氮氧化物……

正如第一个提出酸雨对建筑腐蚀作用的人,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也叫人将信将疑,现在对雾霾乃至对环境的看法仍是见仁见智。生态环境是个太复杂的系统,造成影响的因素能为各种观点提供论据。正因为一种观点无法面面俱到,才应当以包容的心去挖掘真相、探索各种可能性。而以何种态度看待环境问题、在争议声中如何抉择,更是每个人都应当审慎对待的,毕竟我们的选择间接影响着环境。

布林布尔科姆说:“人们将要面临的危险经常是不可预测的,这是一个悲剧,但也是事实。当人们无法预测危险时,他们应该有尽可能迅速地对危险作出反应的意愿,这一点显然是重要的。”知其所以然只是个开端,生活态度才是持久的考验,改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印象派画作中雾气氤氲的朦胧感美则美矣,远观欣赏犹可,终究不能替代新鲜的空气、健康的身体。

新闻推荐

“煤改气”推动清洁取暖普及林内采暖炉受青睐

日前,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特别表彰年度“煤改气个工作先进单位和名个人进行表彰,重点表彰了上海林内有限公司。据了解,林内是本次河北地区“煤改气”工程的中标大户,凭借着过硬的产品品质和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