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看得见的手”变成“更灵巧的手”
让“看得见的手”变成“更灵巧的手”
盘和林
向市场让渡经济权力(指经济活动主体所拥有的支配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及劳动力的能力),让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如何变成“更灵巧的手”,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月日至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其主线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还强调,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可以预见,改革将成为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主旋律,各类经济政策的实施都不会离开改革这个主线。经济改革涉及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说到底就是要把政府垄断资源配置的权力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再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具体来说就是向市场让渡经济权力(指经济活动主体所拥有的支配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及劳动力的能力),让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如何变成“更灵巧的手”,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经济政策的核心在于如何优化资源配置。配置资源有两只手,一只是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出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部著作,指的是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只是政府干预的“看得见的手”,出自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指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宰着一切经济活动,政府既是行政机构,又是经济组织,拥有、管理、经营着全社会所有的财产;同时还掌控着社会全部资源配置,然而,“有计划的自觉的”资源配置方式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弊端,社会丧失了经济活力。
计划经济是“看得见的手”一个极端的例子,早已没有了市场。但是,在“充分就业”和“平滑经济波动”看似难以反驳的理由下,“凯恩斯主义”主张“扩大政府经济功能,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调节”却大有市场,统治了西方经济学及政府实践长达半个多世纪。但是,凯恩斯主义却造成了美国等发达国家长期滞涨等后遗症。
在经历长期的、动态的实践后,业已证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最有效配置资源的工具,在生产要素的分配、激发动力等方面具有政府不可比拟的优势。政府干预经济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而不是取代市场的功能去配置资源,这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最为重要的区别。
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经济领域的改革,本质上是把政府垄断资源配置权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再分配,尤其是向市场让渡了相当大部分的经济权力,由此推动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最为典型的就是,将农村土地使用权、承包权、收益权等向亿万农民让渡,结果极大激励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生产、流通、消费等广泛领域,目前基本已经实现了市场配置资源,从而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促进了经济生活的飞速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也强调,把政府垄断资源配置权力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再分配,因为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的最优配置。不可否认,导致产能过剩、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的根本原因,几乎都与政府“看得见的手”扭曲要素配置有关。同时,也正因为“看得见的手”干预太多,从而无力服务“社会短板”。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就是要求政府向市场让渡经济权力,凡是属于市场领域的问题,必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不能越俎代庖,通过一系列的“放管服”等改革,从而让政府的“看得见的手”转变成“更灵巧的手”,以实现经济、社会的“稳中求进”。
新闻推荐
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有望达岁新华社北京月日电(记者吕诺陈聪)记者日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力争提高到岁。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在会上介绍“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