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自食其力知感恩 孤残小伙想亲人

阜阳日报 2016-12-23 10:08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朱艳明 实习生 陈警

在颍东区和谐佳苑小区附近,有一个年轻的修鞋匠,他左腿残疾,却面带微笑;他早出晚归,热心服务受到众人赞赏,也常常做赔本生意。他叫彭串串,今年岁,从小在市福利院长大,两年前,两位师傅教会他修鞋、配钥匙、开锁的手艺,如今的他,用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感恩社会,心底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够早日见到失散二十多年的亲人。

免费学艺 心怀感激

月日下午,串串没有出摊儿,因为需要采购补货。当天,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去批发市场进货,回来的路上探望教自己配钥匙、修锁手艺的田师傅。“师傅免费教俺手艺,这份恩情不能忘,得空就去看看他。”

串串告诉记者,还有一位让他“牵挂”的杨师傅。早些年,串串有段被领养的经历,曾寄宿在颍东区新乌江镇的一户人家,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认识了杨师傅。杨师傅是镇上出了名的修鞋匠,师傅一家人待串串非常好,学徒期间,不仅没收任何费用,还免费吃住,让串串感受到温暖。

凭着串串的踏实努力,从师一个月后,串串就和杨师傅一起出摊儿了。由于种种原因,年上半年,串串从新乌江镇重新回到了福利院,串串修鞋赚钱的想法,得到了福利院领导的支持,在颍东区民政部门的共同帮助下,串串有了自己的电动三轮车和修鞋机。当年,串串向田师傅学会了配钥匙、修锁的本领。

这两年,串串辛苦工作,手里有了一点零花钱。逢年过节,他总要带上一些礼物,骑着电瓶车,走上一个半小时的路,去看望杨师傅,可每次都要被师傅“批评”一番:人来就行了,不要买东西。串串善解人意地说,师傅想见我,可不舍得我花钱,又心疼我一路过去太辛苦。

赚钱不易 疼了就忍忍

串串的钱赚得不容易。清晨7点就出摊成了他两年多来养成的习惯,中午累了,就趴在摊子上睡一会,下午五点多钟回去。有时为了省钱,早饭、晚饭都省了,只吃一顿中午饭。这些还能勉强忍受,可室外劳作一天,病痛经常袭来,每逢这时,串串总默默地告诉自己:再忍一忍。

9月份的一天,串串的汗腺炎复发了,才肯回福利院休息一段时间。串串说,为了给他看好病,福利院的几届领导带着他去过上海、南京、杭州很多医院求医问药,可最终没有见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靠长期服药控制病情。

即使身体经常疼痛,可只要不是雨雪天气,串串还是坚持每天摆摊儿修鞋。“福利院不愁吃喝,但不想做个‘废人\’,自己的双手可以做很多事情,赚来的钱可以给自己和院里的小伙伴买来喜欢的东西,改善他们的生活。”串串说,每天出去和街坊邻居聊聊天,看看路边的风景,觉得生活很美好。

串串在和谐佳苑小区门口很受大家的喜爱,每天生意不断,可串串“心肠软”,做了不少赔钱的买卖。“进货的成本高,周边也有修鞋的摊铺,不给低价,就没有生意。”甚至,看到一些年迈的老年人,串串免费修鞋不收钱。

“不计较那么多,咱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社会和院里给了我太多的照料,为大家付出一点不算什么。”串串说。

盼望与家人重逢

   “每天赚了钱,回家路上给小伙伴买上水果、零食,看着他们排队等我回去的时候,觉得很知足。”串串告诉记者,福利院的大家庭很温暖,社会各界常常给予他们关爱,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可心里太想念家人了。

串串只记得自己姓彭,家乡在河南商丘,家里还有父亲和两个姐姐,母亲在他儿时就已去世。成年后,串串凭着这些仅存的印象,多次尝试寻找家人,可最终无果。他曾拨通央视寻亲栏目《等着你》热线,也曾找人帮忙上网发布寻亲信息。串串期盼家人也在寻找自己,期待他寻找家人的消息能被他们看到,梦想着早日与家人重逢。

新闻推荐

中清河游园美景恰似珍珠链

本报记者冯启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