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身后故事永缀历史星空

潍坊晚报 2016-11-27 00:00 大字

作为朱明王朝的遗民,张尔忠孤郁地离开了人间。他的身后却留下许多是是非非的故事,了心和尚之谜、《临漳屏》、坟墓里的大“战靴”……这些故事至今仍在故乡大常疃村里流传着。

自建寺庙剃度出家了心原是衡王后裔

张慤是张尔忠的侄子,就是先他的叔叔考中举人的那位,《潍县志稿》上记载他“甲申国变后隐居不出”,却与了心和尚成为诗酒唱和的好友,和尚的许多诗作都藏进了张家,而且张慤写出了步韵的和词之作,有诗句说:“牡丹天香,不同桃李秾华。”

了心和尚的寺院就在大常疃村南面不远的大辛庄小村里,来历有点奇怪。有一天,一位打扮不俗的年轻人走进大辛庄,买下土地,鸠工庀材,建起了一座“弥陀院”,剃发为僧,自取法号“了心”。再后来,了心和尚便与张慤和潍县城里当过明朝官员的陈调元等人密切来往,且经常找一位外地尼姑深夜对饮,歌酒无常。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说到动情处,两人抱头失声痛哭。这样有违佛门规矩的行为早为村人所不齿,听到哭声,乡民们愤怒地冲进了“弥陀院”。众怒之下,和尚不得不说出原委:他与尼姑是亲兄妹,青州衡王的后裔,王府被查抄,他们流落为僧人。朱明王朝最后一代衡王朱由棷,清顺治三年(1646)被召往京城杀掉。

孩子们到关帝庙门的匾额后面掏麻雀,忽然就发现了一件东西,原来那位在庙中自缢的使者把南明朝廷起用张尔忠的诏书藏在了匾额后面。张氏家族因此掉进了一场“通敌”和“大逆不道”的官司,弄不好就会诛九族,张慤首当其冲。官司打了几年,银钱淌水般地花出去,张尔忠家族从此一蹶不振。

物是人非,疑问还在流传:和尚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与张氏家族近在咫尺的大辛庄,与张慤等人的亲密来往隐藏着什么,这些先朝的贵族之家自比天香牡丹,秾华桃李又是指向谁?

一个不解的历史之谜。

千里送来《临漳屏》记录惠民德政报恩人

1982年,一位大常疃村的村民走进了寒亭区档案馆。

他叫张英光,张尔忠的十九世嫡系长孙。他向档案部门交出了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临漳屏》,一套满是古人字画稀有木质为架的屏风。张英光说,这套屏风在大常疃村张氏家族中世传了300余年,代代由继世长支长子珍存流传后世。轮到张英光时,“文革”中的“破四旧”风暴骤起,他不负长孙重任,连夜做好木匣子,盛起《临漳屏》藏在柴草垛底下,这一藏就是1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春风解冻,他才想起了档案文物部门。

《临漳屏》共分13件,清顺治时,一个名叫陈荩的人,组织在京的河北临漳籍官员每人创作一幅书画作品,内容全都是张尔忠临漳知县任上的政绩,包括开工浚河、建桥筑路、教民稼穑、兴修屯政、练兵守土、入乡问赈等惠民德政。书画创作者为京中文人雅士13人。其中,被后世誉为书法大家的王铎和曾经为张尔忠作传的张缙彦作品犹为珍贵。

书画装制为屏风后,陈荩亲自派人不远千里送到了大常疃村。

陈荩就是临漳监狱中与妻子一夜相会犯人生下的儿子。他发奋读书,进入顺治朝后,中举人,取进士,走上了当年张尔忠京官的位置。

按照国家政策,世传文物属个人私有财产,传奇故事般的《临漳屏》又辗转回到了它的故乡。时过境迁,多少年后,热心地方文史的专家学者们还在挂怀着:传奇中的《临漳屏》还完好地保存在它的家乡吗?

智者之外,张尔忠还是恪尽职守、关心民瘼的好官。

封疆大吏坟墓无宝泥战靴寄托英雄情结

“落叶归根”,张尔忠的坟墓座落在大常疃村的坡野里,六百余年漫长历史中,后世子孙兴旺繁衍,从未忘记过对这里的祭扫,让坟墓变成了一个青草纷披的巨大土冢。“文革”期间,“造反派”队伍向高大的土冢涌来,闪亮的铁锨要从坟墓里挖出稀世珍宝,以证明这位封建官吏墓主怎样贪婪地搜刮民脂民膏。张尔忠是封疆大吏,挖他的坟墓自然不是一件小事情,当地的武装部门专门组织了民兵站岗警戒现场。

坟墓挖开了,挖坟的队伍大失所望。磷磷白骨边,文房四宝等简单的殉葬品已经腐烂,只有一双硕大的战靴独自威严的兀立着,因为是“故作神威”的泥塑品,依然透射着善战知兵的冷冷之气。据目击者回忆,这双战靴高达一米有余,足以装得下一名七八岁的孩子。“造反派”们岂止是失望,简直是瞠目结舌。

狂热的背后是无知。他们不知道,依照临终嘱托安排先人葬礼的“孝道”是传统深远的民族文化,一双威武无比的战靴,是张尔忠心灵深处的情结。

“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想戍轮台而不得,是诗人的悲哀。国破山河在,连梦中的轮台也已经为他人所有,这该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一双硕大的战靴,写下智者悲歌的人生尾声。

当然,就是这样的殉葬品也不会逃脱被毁坏的命运。

张尔忠的历史已经走远,野老传说:他停止生命的时刻,潍县有人看见一颗星斗坠下了天空。传说是“顾妄言之顾妄听之”的事,在潍坊大地的人文历史篇章里,也许像张尔忠这样的巡抚大员,文治武功者不乏其人,但张尔忠确实是潍坊古老历史文化中的一颗星斗,因为明清鼎革,他的悲歌人生系缀在了那段特殊时期的历史星空中。

本期图片由孙兆颖提供(署名除外)

新闻推荐

韩国政坛乱局再添“浑水”

无视民意与日本签署情报协定,被批“卖国”行为经过多年“兜兜转转”,韩日两国当地时间11月23日终于在首尔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协定在双方经书面形式相互通报后即刻生效。一份“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