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活鱼下架”为谁所迫

齐鲁晚报 2016-11-25 00:00 大字

本报评论员沙元森

监管不能只存在于末端,更不能靠对个别经营者的临时抽检来保证。保证淡水鱼安全,既要查超市,还要查鱼塘,既要盯紧淡水鱼饲养者,还要盯紧饲料和兽药生产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如此,市场才不会草木皆兵,监管才不会顾此失彼。

近日,北京多个超市活鱼下架,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和猜测。网上传言水体污染导致淡水鱼下架,联想到以前屡次发生的“毒鱼”事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但是北京市食药监局官方微博辟谣,称超市活鱼下架属企业“自主行为”。然后有媒体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水产品专项检查消息泄露导致经营者逃避检查。如果此说属实,这场风波算是虚惊一场,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前的食品监管模式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消费者根据活鱼下架的市场“异动”,判断可能是水体污染殃及活鱼,这是一种生活经验,未必都是恶意。北京市食药监局为稳定市场,维护形象,以水产品抽检合格率高达九成的结果来辟谣。只是这种辟谣缺乏完整的逻辑,无法解释没大问题的产品何以纷纷下架,经营者的“自主行为”无论如何不应该跟自己过不去。

“权威人士”的说法最终补全了食药监部门的逻辑链条。经营者的“自主行为”,实乃逃避市场监管的“避险行为”。这说明很多经营者对自己所销售的淡水鱼没有足够信心,担心经不起检查。当然,超市敢做这个抉择,必然有可信度极高的信源,否则也不划算。事实确实如此。11月1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出水产品专项检查通知,其中内容之一就是抽检兽药残留,此后食品监管二司就准备到北京市场抽检。在信息化社会中,政务信息越来越透明是大势所趋,虽然很多部门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但是也阻挡不了。检查人员还没动身,活鱼已经下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再靠出其不意的“抽检”来监管市场,效果只会越来越差。

耐人寻味的是,在超市活鱼纷纷下架的同时,却不见当地农贸市场有什么波澜,这说明“抓大放小”的监管注定会催生“短板效应”。通常而言,超市进货流程比较规范,商品大多可溯源,便于监管。另外,监管部门一旦发现问题也便于处罚,经营者基本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正是因为超市易管易罚,监管部门对超市的关注度远超农贸市场。这次,这么多经营者宁肯放弃生意也要逃避检查,从侧面印证选择性的监管就是不公平的监管,很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实际上,无论超市还是农贸市场,所有市场主体出售的产品都应该置于监管之下,确保食品安全。但是这种监管不能只存在于末端,更不能靠对个别经营者的临时抽检来保证。保证淡水鱼安全,既要查超市,还要查鱼塘,既要盯紧淡水鱼饲养者,还要盯紧那些饲料和兽药生产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如此,市场才不会草木皆兵,监管才不会顾此失彼。

新闻推荐

息总是让人追逐不舍;自由的味道亦是让人流连忘返;自由的国度终究让人魂牵梦绕······自由,到底是怎样的滋味?对于糕点师汤晓旭来说,自由,就是尝尽巴黎街头巷角的

C3-XR带你尝尽自由的每一种滋味自由的气息总是让人追逐不舍;自由的味道亦是让人流连忘返;自由的国度终究让人魂牵梦绕······自由,到底是怎样的滋味?对于糕点师汤晓旭来说,自由,就是尝尽巴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