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重走长征路】六盘山 昔日红旗漫卷 今朝号角嘹亮

甘肃日报 2016-10-27 00:00 大字

【重走长征路】六盘山 昔日红旗漫卷 今朝号角嘹亮

长征路上(油画)安杰

1936年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西吉县将台堡会师。图为会师地旧址。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

隆德县不断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大环境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记者李满福

单家集夜话,话出回汉一家亲

8月17日,省级党报联盟“重走长征路”采访团从会师圣地会宁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直奔西吉县兴隆镇的单家集村。

单家集,因居住者多以单姓而得名,历史上这里曾是一座繁忙的驿站。而红色革命历史,则为这个小村庄披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走进清真寺北厢房,可以看见墙上挂着一条色彩已经发黄的锦旗,上书“回汉兄弟亲如一家”,这是红军第一次经过单家集时,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送给清真寺的。这面锦旗,既是那个特殊年代红军与回族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也留下了回汉团结的佳话。

西吉县文化馆馆长刘成才介绍,长征期间,红军曾三次路过并驻扎单家集。其中1935年10月5日,毛主席夜宿单家集,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1935年10月,六盘山层林尽染,美丽而宁静的单家集瓜果飘香,“红军又要来了”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单家集男女老少像迎接亲人一样,收拾屋子,打扫院落,每家每户准备了油香、馓子、盖碗茶,迎接红军的到来。一天,红军队伍再次开进单家集,乡亲们夹道欢迎这支亲人的军队。这时,队伍中走来一位身材魁梧的红军首长,身后还跟着一名十五六岁的小战士。

这位红军首长就是毛泽东。老阿訇马德海听说毛泽东到了单家集,还特意请他到自己在清真寺的居所做客。毛泽东盘腿坐在土炕上,一边喝着盖碗茶,一边向马德海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红军长征的意义。马德海向毛泽东介绍了回族信仰,两人谈得十分投机,清真寺内时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

之后,马德海当即就招呼回民给红军腾房子,并用当地最丰盛的“九碗席”招待毛泽东和其他红军首长。当晚,毛泽东在清真寺后面拜文海家住宿。尽管山区10月寒气逼人,可是大部分红军指战员都露宿街道两旁的屋檐下,这让回族群众深受感动,有的回族青年主动把自家的棉袄、毛毡拿出来盖在红军战士的身上,还有的生起了柴火为红军战士驱寒。

第二天部队要继续北进。天刚拂晓,战士们就悄悄将借来的物件如数归还,街道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当红军列队走出村庄时,闻讯赶来的群众端着茶水、糕饼送行。

谈起这段革命佳话,75岁的回族老人拜福贵说:“讲一天,高兴一天。”自1993年以来,拜福贵已在这里连续义务讲解了23年。

青石嘴降天兵,打开红军北上通道

青石嘴居于六盘山东麓,地势险要,为咽喉要道,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站在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青石嘴村的一座山梁上,可以看见不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一派安详静谧。山梁上的一尊“红军长征青石嘴战斗纪念碑”,向人们诉说着红军长征的历史:这里既是中央红军骑兵第一连诞生地,又是青石嘴战斗所在地。这座纪念碑,将历史的镜头推向了80多年前。

1935年10月6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随陕甘支队右路一纵队经西吉县单家集进入今原州区张易镇。

蒋介石在得知陕甘支队前往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的消息后,便企图借六盘山天然屏障,前后夹击,一举消灭红军。

面对敌人的合围之势,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东进陕北必越银平公路,只有青石嘴一带敌军兵力相对较弱,红军从这里越过去,才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10月7日晨,国民党军二十八旅的前哨部队已接近张易堡以西的阎关大庄,红军留一部分部队在堡子梁据险狙击,主力部队沿王套、后莲花沟,于上午8时左右进入六盘山主脉地带,毛泽东、王稼祥等向东南绕隆德县境,沿小水沟登上六盘山。

红军部队在迅速翻过六盘山行进到青石嘴以西不到1公里的一个山洼时,抓到国民党便衣侦察人员。经审问,得知青石嘴驻有国民党门炳岳骑兵第十三团向同原运送物资的两个连,刚刚进入青石嘴休息,在老百姓家里做饭。毛泽东听到报告后,当机立断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从这里打开通道,过银平公路向彭阳方向进发。

战斗发起后,已悄然占据有利地形的红军三个大队居高临下、分路出击,在冲锋号和震天的喊杀声中一并压向敌人。此时敌人正在河滩树荫处吃饭、休息,猛然看到犹如天兵天将的红军战士四面八方冲下山来,顿时慌了手脚,乱作一团。

经过约半小时战斗,共歼敌骑兵200多人,缴获战马100多匹,弹药物资10余辆马车。红军用缴获的战马组建了第一支红军骑兵侦察连,从此红一方面军有了自己的骑兵部队。

从《长征谣》到《清平乐·六盘山》

六盘山,古称为陇山、鸡头山,呈南北走向,跨越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绵延近千里,其主峰海拔2942米。整个山势巍峨险峻,山路盘旋曲折。天高云淡之际,仰望巍巍六盘,显得格外雄伟壮丽,气象万千。

六盘山是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也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

经过一路的风雨坎坷,1935年10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主力到达六盘山,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绕隆德县境,沿小水沟登上六盘山。

此时正值仲秋时节,秋风送爽,天宇澄澈。毛泽东在六盘山山顶上停下脚步招呼随行人员休息,然后坐在一块石头上,眺望着远方,深情地对张闻天等同志说:“这里可观三省,快到陕北了。”

纵览逶迤六盘雄姿,眼底尽收招展的红旗,想到红军北上即将到达目的地,毛泽东心旷神怡,精神振奋,联想到红军走过的艰难历程,展望革命前景,感慨万千,诗兴勃发,不禁吟道:“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这便是后来广为传诵、气壮山河的《清平乐·六盘山》诗篇的雏形。到陕北后,毛泽东在瓦窑堡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这首壮丽的词章。

1942年8月1日,新四军主办的《淮海报》副刊《文艺习作》上刊登了《长征谣》,便很快在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新四军中广为流传,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1946年8月1日,又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这一次毛泽东对《长征谣》作了较大改动,并改为《清平乐·六盘山》,并将诗词中的“赤旗”“何时”改为“红旗”“他年”。全文如下:“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他年缚住苍龙?”

1957年,《诗刊》创刊,创刊号又重新发表该词。毛泽东将词中“红旗”“他年”改为“旄头”“何时”。1961年9月,毛泽东应宁夏同志之嘱,亲笔书写了这首词。这一次,毛泽东又将“旄头”改为“红旗”。

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给后人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年毛主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正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力前行。

而今,六盘山脚下的各族儿女继续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已经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

地处六盘山西麓的西吉县,现有贫困人口分别占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固原市贫困人口的18.2%、39.7%,是区、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西吉县围绕脱贫摘帽目标,扭住基础改善、产业提质增效、金融扶贫、劳动力素质提升等脱贫攻坚关键点,多渠道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多层次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路径,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今年,西吉县紧盯年内45个贫困村销号、3.08万人脱贫的目标任务,把***、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整村推进扶贫、易地搬迁扶贫、互助资金扶贫、农田建设和社会扶贫多点开花。整合4.58亿元,完成迁出区1429户6287人的安置,县内23个安置点734户3187人的生态移民安置工作已全面铺开。

与西吉县相邻的隆德县,同样是六盘山西麓的一个山区县。2015年,在政府推动、产业致富、社会帮扶“三驾马车”的共同发力下,隆德县通过发展中药材、草畜、冷凉蔬菜、劳务输出等致富产业,推进危房改造、致富路网、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基础工程,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工程,一举完成了18个重点贫困村稳定脱贫,全县减少了8500余名贫困人口。今年,隆德县的目标是力争年内完成贫困村销号28个,减少贫困人口1.8万人,贫困面下降到6.5%以下。

新闻推荐

【快语锐言】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快语锐言】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爱国樊泽民陈怡琴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鲜明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找到精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