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雪域铸华章 ——读《见证西藏跨越发展》

甘肃日报 2016-11-02 00:00 大字

雪域铸华章

——读《见证西藏跨越发展》

□傅冰

打开这部逾40万字的《见证西藏跨越发展》,作者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全景式的图画。既有唐蕃古道上迤逦而行的和亲队伍,也有茶马古道中商贾们艰难跋涉的身影。一条条道路,一桩桩事件,像纽带一样穿过风雪高原,把西藏和内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西藏与甘肃临夏深刻的历史渊源。更以滚烫的文字,讲述了数十万河州儿女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在雪域高原上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既带动了西藏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临夏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感人事迹。

《见证西藏跨越发展》,因资料翔实而令人信服,因字里行间辐射出的时代热度而使人激情澎湃。多位西藏自治区及甘肃省领导和临夏州委主要领导为该书作序题跋。原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洛桑丹珍在序言中写道:“这本著作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有收藏价值和民族经济发展史上‘见证\’的重要意义。为祝贺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献上了一份珍贵厚礼,可喜可贺!也是献给临夏回族自治州60周年的一份厚礼!”

翻阅《见证西藏跨越发展》,那些难忘的岁月犹如海潮般扑面而来。从该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看到千里青藏线上,挂有临夏牌照的运输车队,冲破弥漫的风雪,把成千上万吨货物送入藏区。不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修建的青藏公路线上,还是2001年至2006年修建的青藏铁路工地上。从荒无人迹的可可西里,到风雪交加的沱沱河畔,从朔风怒号的风火山隘,到夏日飞雪的唐古拉山口,哪里有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的“硬骨头”,哪里就有临夏人的身影。位于昆仑山口的三岔河大桥——青藏铁路第一高桥,难度极大的高空架杆工程,全部由临夏人完成。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的风火山隧道工程中,临夏人克服高寒缺氧等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按时完成任务。随同钢铁巨龙向拉萨延伸,临夏人出南山口,进纳赤台,穿昆仑山,渡清水河,翻唐古拉山,越不冻泉……他们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得到了工程设计方的赞誉,被原铁道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授予“东乡铁军”的光荣称号。

我们从书中还可以看到,30多年来,数以万计的河州儿女,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跨越唐古拉山口,在西藏各地留下了闪光的足迹。他们开办商店,为农牧民送去生活必需品;他们修公路、搞建筑,填补了藏族人口少、劳动力缺乏的空白;他们开饭馆、搞餐饮,丰富了当地餐饮市场,满足了南来北往的建设者的饮食需求;他们深入集镇、牧区,收购皮毛等畜产品,再集散到临夏销往内地;他们经营百货、五金家电、烟酒副食、民族用品等商店,满足了当地群众的生活需求。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胆识,奔波在气候条件恶劣的高原腹地,充分发挥商品经济的“二传手”作用,为西藏市场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也正是这30多年的艰辛拼搏,在雪域高原造就了一大批成功人士。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曾这样评价:“改革开放以来,在西藏自治区一系列开放搞活政策的鼓励下,广大临商走出家门,足迹遍布西藏各地。什么地方有人烟、有市场,什么地方就有临商的摊点,就有临商的身影。他们不畏严寒,常年工作、生活在广阔的西藏大舞台上,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人生赞歌!”

据《见证西藏跨越发展》披露,上世纪80年代,在青藏高原上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的临夏人仅有数千人,而目前在西藏的临夏籍经商务工从业人员年均达30多万。编者冯国荣,就是这条路的铺路人。1984年,30出头的他被任命为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那曲办事处副主任,负责筹建办事处。初到那曲,强烈的高原反应折磨得他头疼欲裂,彻夜难眠,一连几天不思饮食。但强烈的使命感,支撑着他虚弱的身体,行进在那曲的街巷中,奔波于那曲——临夏之间。1989年底,他调任临夏州政府驻拉萨办事处主任。充分利用办事处所在地的各种有利因素,全方位地开展服务工作。积极拓展与西藏各部门、各地区乃至内地城市的业务联系,尽职尽责地为临夏经商务工从业人员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拉萨办事处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原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土登才旺称赞:“他是一位政治立场坚定,顾大局、识大体,舍小家为大家,为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民族干部。”而在西藏的临夏人,则亲切地称他是“娘家人”。

阅读《见证西藏跨越发展》,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只有积极投身于火热而伟大的时代,才能创建出骄人的业绩。该书的编者、作者和许许多多在雪域高原上建功立业的临夏人,他们不仅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建设者和参与者!

(《见证西藏跨越发展》,冯国荣、马志勇主编,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红色足迹】红军长征最悲壮的行军

【红色足迹】红军长征最悲壮的行军夹金山下的硗碛村里,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碑矗立于此,与远处的夹金山遥遥相望。主峰海拔4950多米的夹金山,被当地藏族同胞视为“连鸟儿也难以飞过”的神山,也是长征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