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用职业化提升“班主任的幸福感”

山东商报 2016-09-23 00:00 大字

中小学班主任成为一个被关注的群体。专项调查显示,在目前的中小学里,班主任教师有超过一半工作时间用在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多为主课教师,教学责任和压力重大,而且,现行的班主任津贴标准存在吸引力危机。研究还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服从学校分配做班主任工作的,如果完全由任课教师自由选择,有一半以上的任课教师是不愿意当班主任的。究其原因,班主任工作缺少职业幸福感。(9月22日《光明日报》)

不要把班主任的幸福感当作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有3473411个班,按照“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的相关规定,全国大概就有347.34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占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总数的37.92%。如此多的班主任普遍对工作缺乏认同,且充满职业倦怠,无论是对中小学生的日常管理,还是对中小学教育的长远发展,显然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状态,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看得到的隐患。

中小学班主任的职业不幸福感从何而来?按照新闻所述,主要因为班主任工作往往是学校分配而来,教师缺乏自主选择权,而且工作太累,需要投入的日常时间太多,所获的相关报酬又太少。但从深层次来分析,其实还是缺乏“专职”的班主任,并且班主任工作常常存在着职责的无边界和责任的无限化。当工作安排被动地出现,当现有的津贴标准与班主任群体的期望津贴差距较大,如此之下,自然就会缺乏对班主任工作的激励,就会衍生出职业不幸福感。

与此同时,更需要看到的是,就算是班主任,他首先的身份也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换而言之,班主任群体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其实首先是教师群体的职业幸福感不强。不必否认,由于生源教师比的长期不匹配,由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增长缓慢,无论是工作时间过长,还是待遇和心理期望存在着差距,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都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这些更是成为了常态。所谓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不强,不过是对这种整体状况的延伸式表达。

正因如此,要破除班主任幸福感不强的难题,既要如专家所建议,尽快在中小学建立“专职”的班主任工作制度,减少班主任的日常教学任务,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上,尽最大可能去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良的生活与学习秩序;更要加快宏观的教育改革,让更多优质师资能够进入中小学,解决中小学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的问题,让拥有“专职”的班主任成为可能,同时努力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倘若两者都能到位,班主任的职业感自然不会成为一个问题。王聃

新闻推荐

逆转的葱油饼神话,市井美食的尴尬挣扎

位于上海茂名路上的阿大葱油饼店每天清晨6时开门,顾客却早在5时起排队,据说一般不等上四五个钟头根本买不上。这家原本服务于周边居民的早餐点自从被BBC美食节目报道后人气更旺。然而,记者9月26日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