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先补齐“体育课短板”

江淮时报 2016-09-30 00:00 大字

■王军荣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 “体育成为中考必考项目”的要求,根据《指导意见》,中考的录取计分科目将由语文、数学、外语加上体育4个科目构成,其他科目均成为选考科目。 《指导意见》将体育上升到了与“语数外”三大主科同等的地位,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有积极意义,但在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培养运动习惯方面,学校体育仍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青年报》)

“体育课”终于从副科的地位走到了和语文、数学、外语相提并论的地位,这实在不容易。其实,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早就在加深。从实际情况来看,体育已经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成为中考必考科目,但仍有少数地方中考不考体育,《指导意见》是首次从全国范围内作出了中考必考体育的要求,这也是学校体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必然结果。

中考体育必考,这是从应试的高度确立体育的地位,这无可争议。但“体育必考”仅仅是第一步,由于历史的欠账,体育课和语文、数学、英语相比,还存在诸多的差距。现在别忙着提高体育考试的分数,也别想着 “体育必考”必定给孩子的体质带来质的飞跃,在我看来,路要一步一步走,还是先补齐“体育课短板”再说。

“体育课短板”有哪些?首先,是体育教师短缺的问题。目前全国面临体育教师45万缺口。这还是2012年的数据,尤其农村、偏远的小学,很缺体育老师,体育老师不够,谁来给学生上体育课?其次,体育老师的地位问题。现实中的体育教师很少拥有职业成就感,相较于体力上的付出,体育教师们最大的困惑在于工作得不到认可,地位较低,缺少尊严。现在很多中小学评职称时要求必须当过班主任才能评,而体育教师当过班主任的很少。一项调查显示,体育教师是教师中转行最多的之一。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体育教师面临晋升职称、工资收入、工作环境、科研任务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同时还存在劳动得不到领导承认和客观评价,教学、训练、科研成果得不到认可和回报等问题。

此外,运动场地紧缺,这也是一个问题。很多学校,人数很多,校园运动设施、空间都不够,特别是下雨天,几个班同时有体育课,场地就很紧张。还有就是体育课兴趣的问题。由于“体育必考”势必会形成“应试体育”,使得许多学校的体育课只上中考项目,时间长了,学生也没劲了,对体育课也变得反感了。

“体育必考”是好事,但不能急于求成,先补齐“体育课短板”,这在当前是最重要的事。

新闻推荐

爱开玩笑的曾国藩

□张冬娈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不但自己才学甚高,而且爱才惜才,求贤若渴。年,他在湖南做湘军统帅时,手下有个能干的军师名叫刘蓉。忽然有一天,这个刘蓉来见曾国藩,告诉他,自己想辞职回家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