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正风反腐需“对症治理”
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明确要求: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县乡党委要发挥关键作用,县乡纪委要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主要工作任务。随着国家扶贫开发等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基层正风反腐更需“对症下药”,主动治理。
“对症治理”需“找准病灶”。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中,农村党员干部占总处分人数的66.55%。其违纪形式主要表现为:虚报套取资金,以截留侵吞为目的,套取、骗取国家补偿款、专项资金。侵害集体资产,主要采取收入不记账、记假账、体外管理和公款私存、挪作他用等违反财金纪律方式。违规收取好处费,违反有关规定在申报、审批、分配等环节私自处理专项资金,甚至同流合污骗取、套取,从中收受贿赂,谋取私利。失职渎职懒政怠政,主要表现为不履职、乱用职。顶风违反八项规定。
“对症治理”需“查清病因”。基层产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法纪意识淡薄,一些党员干部
尤其是农村党员,疏于学习党纪国法,法纪观念淡薄。如一村干部虚报套取后扶资金用于村上日常开支,调查时还认为款项没有装入自己腰包,不算违纪。利用职权敛财,少数干部把当官与发财等同起来,一些基层干部利用权力变着花样中饱私囊、优亲厚友、与民争利。日常监管不力,运用“四种形态”加强基层干部日常教育监管不力,没有把惩前毖后、纪挺法前贯彻到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中。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针对性不强。村财乡管疏漏,在村级账务监管上,乡镇财政、农经等部门职能归位还不够明确,存在“都不管”和未批先支、难以实质审核等问题。集体资产管理弱化,重购轻管、重钱轻物、随意无偿占用,擅自出租、出借等问题。公开缺乏透明,行政权力、村(居)务公开内容不具体、公开形式单一,对上谎报、对下瞒报,成为“民生腐败”的根源。部分村干部集体收入账外循环、私设“小金库”,贪污、侵占、坐支或挪用集体资金。监督检查
乏力,行业监督往往在事后和形式上,发现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乡镇、部门落实“两个责任”顾虑较多,乡镇纪委碍于情面不愿监督,执纪监督存在“漏网”现象。为规避监督结成利益联盟,监督检查乏力。
“对症治理”需“标本兼治”。从“病灶”及背后的“病因”看,治理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形势依然严峻,反腐深入基层是群众的迫切希望。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县乡党委、纪委要深刻领会中央纪委“要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主要工作任务”重大考量,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落实责任,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推进基层正风反腐工作。 (李廷远)
新闻推荐
□武娟近日,江苏连云港市一市民“去医院看病,发现医生写的病历和处方上的字潦草难认”的消息再次引发网民集体吐槽。近年来,全国多地曝出医生书写病历潦草随意,甚至酷似“天书”,让患者捉摸不透。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