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教育腐败 还须权力监督
□胡代林(中江)
近日,清远纪委官微转发了《广东纪检监察》对清远基层教育局长腐败频发的长篇剖析,揭示出清远教育系统教育局长腐败案件呈易发多发之势,2010年以来,清远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7名教育局长或副局长,其中“一把手”5人,副局长2人。
教育局长本应该做好教育的引领和组织工作,全心全意承担起谋划一个地方教育的长远发展,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一些人却没有担当,没有使命感,更没有教育的情怀。这七位教育局长的腐败轨迹,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思放在了基建、教材、校服、伙食团、提拔干部、人事调整等方面,从中获利,进行着各种勾当,或是权钱交易、或是权色交易,更为甚者,上仿下效,互相传染,某些学校校长也成为仿效者、追随者和获利者,形成教育腐败歪风,老百姓意见很大。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切的呢?
我们不难从这些教育局长纷纷落马,找出个中原因:信念丧失、权力失范、制约不力。一是个人权势运作远超制度权势制约。7名基层教育局长多是在教育系统“摸爬滚打”多年后提拔起来的,日常一言九鼎,个人权势运作远超制度权势制约 。二是教育系统的权力运行不透明,大搞暗箱操作。教育系统的业务独立性较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其监督检查比较少,较难发现问题,但同体监督和“下级监督上级”的弊端,致使监督无力。三是教育局长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教育局长对决策权、执法权、审批权、监管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他们信念不坚,受到金钱、利益的驱使和诱惑,便如脱缰之马,失去控制。四是教育局长的权力边界比较含糊。教育局长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人财物经管、权力限制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界线含糊,致使他们干预过多、过细、过深,为权力寻租供给了较大的空间。监督机关应该建立预警举报制度铲除腐烂土壤,增强对教育系统的监督,建立教辅资料、教学装备网上黑名单制度,将违法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逐出辖区市场。建立预警反应制度,增强与信访、公安、检察、审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迅速铲除滋长腐败的土壤。
为此,必须加强与信访、公安、检察、审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微杜渐,迅速进行处置。二是拓展举报渠道,创新网上、微信、微博举报,公布举报电话,构成监督合力;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和开辟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调查案件线索。三是严肃查处操纵行政审批权、干部人事权索贿受贿、买官卖官的案件,以及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招投标、教辅教材征订、教学装备维修采购等环节的商业贿赂案件。
新闻推荐
12月8日,戴着口罩的市民在北京通州区一处公交车站候车。新华社8日是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的第一天。这一天,在北京生活的人们将首次面对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的严格举措。人们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