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在经一纬三路开起萃华楼2008年动物园里重新开张李长久父子守住鲁菜的传统味道
李建国展示父亲李长久的照片 记者黄中明 摄□本报记者 江丹
实习生 乙艺
1946年,经一纬三路的萃华楼开张营业,在老商埠风头一时无两,梅兰芳、马连良等名角儿来济南演出,都曾光顾这家以传统鲁菜著名的饭馆。几十年后,昔日的旧址已经起了新的高楼,餐饮市场的鲁菜也掀起了创新的风潮,但在别处挂起牌子的萃华楼依然坚持着旧时的传统。12月8日,在位于济南动物园内的萃华楼酒店里,李长久的儿子李建国讲述家族两代人与传统鲁菜的往事。
13岁学徒,34岁开起济南萃华楼
1912年,李长久出生在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沙河村的一户普通人家里。童年的生活总是跟穷苦有关,父亲北上闯关东,家里只剩下母亲和他。为了应付生计,13岁的李长久来到济南的济沅村饭店学徒。此后,这个家族开始跟餐饮扯上关系。
李建国说,父亲李长久学成之后,开始慢慢地出去自己干,“其间去了好多地方”。当时,上海国际饭店请人做鲁菜。后厨负责人正好也是济南人,曾经跟李长久一起学徒。在他的推荐下,年轻的李长久到上海国际饭店做过菜。
在那个凭手艺吃饭的年代,李长久就靠着他的厨艺走南闯北。在青岛春和楼,厨房的一位师傅是广东人,他开了一个菜单,上面有道菜名是“鱼翅煎饼”。那时候,手艺人之间很少真正交流,一个活儿做不做得成全看自己本事,尤其是到了别人的地盘。“你得自己想怎么做,因为你是出去耍手艺,是挣钱去,你不会你走就行了。”李建国介绍当时行当里的规矩。
他的父亲李长久接过菜单子后,并不知道鱼翅煎饼是道什么菜,但是不能问,只能自己琢(着做。他把发好的鱼翅淋上汤蒸了,然后拿下来烧,再和面做一张薄煎饼,盖在鱼翅上面,最后又炒好雪白的鸡蓉放到煎饼上,这就端上桌了。到了晚上,那位广东的师傅买了马连良的戏票请李长久去看。李建国说,父亲跟他讲起这件事的时候是想告诉他,一个好厨师得博学多才,脑子里得有东西,鼓励他多学习,多去了解。
1942年,李长久去北京萃华楼做厨师。1946年,他从北京回到济南,拿出多年的积蓄,还借了一些钱,在经一纬三路一带也开了一家萃华楼。李建国曾托人作了一幅画,内容是当年萃华楼的热闹景象。画中,位于路口的萃华楼有两层高,宾客络绎不绝,穿长袍马褂、旗袍西装者皆有,还有黄包车跑过。李建国说,当时老商埠的萃华楼就是这番盛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萃华楼的对过就是北洋大戏院,京剧名角儿梅兰芳、马连良唱完了戏都是到萃华楼吃饭。那时候,萃华楼的鸡汁海参、油爆双脆、银丝卷等颇有名气。
“有没有钱不要紧,有人就行”
李建国说,1956年工商业界公私合营,父亲李长久在餐饮行业中带头将自己的萃华楼交出去,没有犹豫。当时父亲把家里的所有财产都交给了国家,1958年,一家人从原来位于老商埠的独院搬到经八路租住的房子里,两间共20几个平方,老老少少共住了11口人。之后住的房子,也都是租自房管局。
萃华楼公私合营之后,李长久被调至饮食服务公司工作,后来又去管理自由大街万人食堂。后来,他又被派遣筹办历山宾馆。
“父亲那时候没有什么财产概念,他成天说,有钱没钱不要紧,有人就行。”李建国说。在他看来,父亲李长久实际上很自豪,他觉得自己从农村里出来,在济南城里落了脚,有了儿孙,很幸福。除此之外,他的那些徒弟也都争气,不乏在外交部大使馆工作的。
或许更让李长久自豪的是鲁菜界李家班的崛起。李建国说,当年父亲经营萃华楼时,带出不少家族里的人,如李增义、李长俊、李长和、李长祥等。鲁菜中有需要炒汁的菜品,一提炒汁基本都知道“老李家炒得好”。
李建国说,家里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老七。李长久喜欢培养孩子上学,但是李建国升学期间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机缘巧合进入餐饮界,并师从聚丰德名家王兴兰。因为父亲的名气,李建国学艺还曾颇有压力,切菜、炒菜都尽力做得比别人好,哪里没学明白的就继续请教父亲。他说,自己进了这一行,父亲很高兴。如今,李建国的侄子也在这一行当里,是济南大学的一名烹饪老师。
守护鲁菜的传统味道
经一纬三的萃华楼没有之后,李长久的儿子李虹和李建国先后在别处重新挂起萃华楼的牌子。2008年,萃华楼酒店在济南动物园内重新开业。食客多为回头客,其中不少是冲着当年鲁菜的传统味道慕名而去的。
如今,餐饮市场的鲁菜多在追求创新,但是李建国还在坚持传统。他说,父亲做鲁菜,点点滴滴都按照所学的那些正规传统的东西,到了自己这里,还是基本按照过去那些东西一板一眼地来。“我在济南烹饪行业里是比较传统的。”他说,新的东西他也学,但那是因为必须要了解那些“创新”是什么。有一些年轻人曾听家里老人讲过萃华楼的故事,希望到现在的萃华楼品尝当年的传奇,“他们要吃萃华楼的传统菜”。
前一阵子,李建国给5岁的外孙做了一盘炒藕丝。外孙说,比姥姥做得好吃,李建国听了很开心。在58岁的他看来,最踏实的地方就是厨房,跟父亲一样,他有一门手艺,规规矩矩、一板一眼地守着鲁菜的传统味道。
每个家族都有历史,每段人生都有记忆。家族的历史碎片,或可拼凑起一个远去的大时代。一切家史皆国史,它为宏大纲目写下注脚。正如我们经历着济南的当下,我们的先辈见证了济南的历史。“家族传奇”栏目,希望能书写你的家族故事,打捞那些隐去的生命闪光点。热线电话:82886107。
新闻推荐
马云与部分“江南会”成员曾做过7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师的马云又多了个“马校长”的称呼。1月27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酝酿已久的“湖畔大学”项目进展——专注于培养新一代企业家,马云、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