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桃李芳菲忆恩师

潍坊日报 2014-10-10 15:36 大字

◎郭岐

碧云天,黄花地,又是北雁南飞时。倏忽间,杜祖良老师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周年之际,杜老师的得意高足张胜利、杜华峰特意从外地赶来潍坊与诸学友相聚,笔者也叨陪末座,一同致祭。

杜老师,您似乎从未离开我们。您的名字和生命是和潍坊一中紧紧连在一起的。您躬耕于潍坊一中的音乐教坛达四十载,多少颗心灵在您的琴声里成长,多少代学子在您的瞩目中远行。1985年首届教师节,您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潍坊市劳动模范。在我们心目中,您就是潍坊一中的象征!

作为一位资深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您是潍坊最早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之一,后荣任潍坊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您的创作实践不仅直接催生了一棵棵音乐幼苗的拔节,成就了一个个艺术栋才,而且以一系列佳作唱响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镶嵌于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校园里的铃声》,《小蜜蜂回来了》……此刻我们轻轻哼起,不禁梦回当年,思绪万端……

对于音乐教坛,您是一棵结满故事的大树。“身穿长袍大褂,上课时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只口琴,刹那间教室里飞扬起悦耳的音符……”——这是家兄当年跟您上学时的记忆,让我们见到了青年时代的您——一个风趣、善于因陋就简灵活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的您。而您的那一对木鱼,不经意间,则点燃了学生张胜利的艺术灵光。“当年杜老师带领我们排练女声表演唱《俺是公社饲养员》,这个作品是杜老师以茂腔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旋律活泼热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只见杜老师手持一对木鱼,一边指导我们排练,一边和着乐队的伴奏灵活地敲击,那大小木鱼的音色对比和节奏设计,着实新人耳目。我不由心中一亮:这两个不起眼的小玩意竟有如此艺术表现力!”张胜利现已是成就斐然的作曲家、指挥家,给若干专业乐队、乐团写过配器,但那对木鱼的韵味和效果,不时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而在充满求知欲望的孩童的心目中,杜老师是生长着美丽童话的维也纳森林。在笔者的成长记忆中,1957年——1960年的潍坊少年之家,对精神贫瘠的孩子们来说,那是一个多么充满魅力的去处!而您应邀为我们举办的一次次音乐讲座,则是我们期盼的艺术“节日”。您讲聂耳,讲冼星海,讲马思聪和莫扎特……那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启蒙。没有报酬,没有茶水,您用精神照亮精神,您用心灵培育心灵。还记得那首歌吗?“……清清的虞河宽宽的白浪,孩子们天然的浴场……你是我的母亲,可爱的潍坊……”您当时为我们创作的这首《潍坊,我可爱的家乡》,是我听到的第一支歌颂潍坊的歌曲。那时的潍坊少年之家艺术团的孩子们,大多成为了早期潍坊文工团的骨干及各个岗位的艺术人才。

指导同学们的排练,您是一部宏富的总谱,和大家一起奏响心灵的和声。1965年10月,学生张胜利产生了动员全校师生排演一个大型《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想法。这可是一项系统工程,您对学生的这一创举大力支持,并和学生全力以赴。多少个节假日,多少个夜晚,您亲临排练现场全面协调,具体指导。经过全校同学近两个月的会战式地紧张排练,终于在1966年元旦前成功上演,市歌舞团也闻讯前来观看,轰动一时。

杜老师,大家对您的热爱是跨越学校界线的。还记得您在潍坊市文化馆开办的音乐创作讲习班吗?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您晚上骑自行车来给大家授课。作为歌词作者,我意识到对此也应略知一二,便也跟着旁听,由此又一次领略了您的学养和人格——丝毫不因是业余培训而有半点敷衍,每次都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下次课堂讲评。后来,您把我这位晚辈当成了朋友,切磋指教,一直鼓励我在适当时机举办个人词作音乐会。

在学生眼里,您既是严父,又是慈母。您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份情感,但爱而不纵,慈而不宠。还是那位张胜利,当年由于求“琴”若渴,有一天,竟偷爬天窗进了琴房……结果被您堵住了,“惯得你不轻啊!”您露出了从未有过的严厉和愤怒。正当张胜利连日惴惴不安,您却把张胜利叫了去:“这是琴房的钥匙,现在交给你用,以后就不要爬窗了。”就是这架钢琴,为张胜利解决了音程、和弦的练耳问题,对他日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专业起了关键作用,张胜利现已是入编《中国音乐家名录》等十一部辞书的作曲家、指挥家。哦,还有那位敲扬琴的王国玲同学,怎会忘记改变自己命运的那一天——那是1976年吧?那天大雨倾盆,雷电交加。杜老师听说某剧团要招考一名扬琴演奏员,便打着雨伞徒步到王国玲家送信,结果王国玲同学被录取了,现已是国家一级演奏员。而您给予多少家庭困难的同学以物质资助?您从未提起,但学生怎会忘记——那位已是耄耋老人的高七级毕业生孙启基动情回忆,一九五四年,他考取了北京俄文专修学校,但却因没钱购火车票而无法报到。杜老师知悉,遂慷慨解囊帮他解决了问题。对那位家境贫寒、但酷爱音乐的张大伟同学,您则隔三差五领他回家吃饭,还资助他买书、买乐器,形同父子……啊,滋兰树蕙,春温秋肃,不鹜虚声,不求虚名,悠悠四十寒暑。如今,春风的价值已凝结、物化在一批又一批学子的成长中,有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有的成为各个阶层、单位的文艺骨干,有的成为国防科研的高端人才,有的成为军事学院的领导……学子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您给予的那份人文情怀,成为他们的终生财富。而杜老师您,付出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关爱,也收获着一个教师真正的价值和快乐。难忘您70寿辰时,历届学子从山南海北赶来为您祝寿赠匾的场景,您抚匾喜泪纵横,心潮难平……

杜老师走了,带去了一个时代,一种风范。上世纪80年代,杜老师曾身患栓塞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在没有痊愈的状态下,又出现在各种演出的舞台、讲台和评委席。那一次,杜老师担任一个合唱的指挥。演唱结束,碍于病情杜老师不宜猛然转身鞠躬,杜老师便由给合唱队鞠躬开始,然后慢慢转身,给观众鞠躬、鞠躬……全场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不是经典,胜似经典,这一幕慢镜头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在我们心灵的大屏幕上永久回放,回放……

新闻推荐

网言网语□即便官员在书法上有

网言网语□即便官员在书法上有一定水准,在书协任职不领薪酬,但跨...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桃李芳菲忆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