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单县牌坊 守望历史沧桑

济南时报 2013-11-21 21:21 大字

作者:钱欢青发自单县

□本报记者 钱欢青发自单县

百狮坊的狮子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钱欢青 摄

单县最为有名的文物,无疑是牌坊。

古城单县,本就因历史上牌坊众多而闻名天下。据民国《单县志》记载,从宋代到清代,单县建坊百余座,到民国末年还存有30多座,城内主要街道上,凌空飞架着一座座精美的牌坊,使得古老的县城氤氲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可惜,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单县牌坊惨遭劫难,到如今,只剩下百寿坊和百狮坊屹立街头。雄伟的气势、巧妙的结构、严谨的图案、精致的透雕和优美的传说,让它们享誉海内外,堪称天下一绝。

在一个冬日午后,记者来到了声名显赫的百狮坊和百寿坊之下。百狮坊坐落在牌坊街东端,百寿坊位于胜利北街南端,两座牌坊,相聚不过50米,而它们的建造年代,也相差区区13年,更为一致的是,它们同属节孝牌坊。

顾名思义,节孝牌坊所要纪念的当然是贞女节妇,然而时光匆忙,我们已经无法揣测,当初的牌坊建造者,究竟是为了表达对贞女节妇的敬意,还是为了炫耀家世显赫,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这傲立百年的牌坊,尽力拂去它们身上的历史尘埃。

守节,育儿,得“节孝”

百寿坊兴建13年之后,也就是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百狮坊也开始兴建。

百狮坊原名“节孝坊”,又称张家牌坊,据民国《单县志》和燕贻堂《古单朱氏族谱》记载,它是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而建,因雕有百个形态各异的“石狮”而得名。整座牌坊结构精巧,宏伟壮观,雕刻精细,玲珑剔透,堪称全国罕见的典型清代石雕建筑。

和兴建百寿坊的朱家一样,张家也是单县的富户大地主,张蒲本人并无官职,但他的儿子张赓谟为文林郎,曾任正七品知县,按照清朝的赠封制度,张蒲身后获得了文林郎和四川保宁府广元县知县的名誉称号。

张蒲妻朱氏,其父是清朝时期单县官宦之家、大地主朱埕,曾任山西祁县知县、太原府西路同知。朱氏在其娘家四个兄长四个姊妹中排行第八,人称八妹。聪慧美丽的八妹自幼与张蒲相识、青梅竹马;张蒲天生有才,才气名满单城,八妹在17岁时嫁张蒲为妻,婚后与张蒲夫妻恩爱,婆媳关系很好,婚后生二子,长子张赓谟、次子张赓烈。在八妹28岁时,夫张蒲因病去世,她悲痛欲绝,要随夫去,家人日夜守候与孩子的哭泣,使她痛中镇定,立志育子成才,侍奉婆母百年。当时赓谟六岁,已入私塾读书,八妹别出心裁地教育儿子,每当赓谟挑灯夜读,八妹总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揽着四岁的赓烈做针线活。赓谟便问母亲:“家中有万贯财产,为何要受这辛苦?”八妹郑重地告诉儿子:“人在福中须防堕落,多受辛苦才能(砺意志。”赓谟聪灵,悟出母亲的良苦用心,发奋攻读,二十多岁便进士及第,赴任四川广元县知县。

八妹的贤德至孝、忠贞守节为人们所颂扬,在她去世后,儿子张赓谟奏请皇上颁布御旨,为母立坊纪念。

刷上“反帝”“反修”标语,躲过劫难

牌坊本就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而它们的离奇遭遇,也已成为其历史内涵的一部分。

单县博物馆馆长苏健记得,“文化大革命”风雷激荡,“破四旧”风起涌云,数量众多的牌坊,有的被砸碎,有的被当作普通石料架桥砌墙了。

在这股“破四旧”的风潮中,唯独百狮坊和百寿坊得以保全,这其中的“奥妙”,苏健记得非常清楚:“可能是有人为了保护这两座牌坊想出的主意,也可能是当时红卫兵的无意之举,1967年,百寿坊、百狮坊被作为反面教材,被人用白灰将坊心的字体泥平。百寿坊坊心上、下、左、右分别被刷上了‘不忘昔日苦\’、‘牢记阶级仇\’、‘反帝\’、‘反修\’的标语;百狮坊的坊心上、下、左、右也分别被刷上了‘封建礼教的罪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帝\’、‘反修\’的标语。两座牌坊最终因祸得福,身为‘反面教材\’而得以幸存。”

到了1973年,民间自发成立了百寿坊、百狮坊业余保护小组。1976年,地震造成了百寿坊、百狮坊部分构件及柱体倾斜,榫卯脱离。1980年和1984年,由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拨款,曲阜古建队承建,对两坊进行了全面修复,剔除了“文革”时刷在两坊坊心上的标语,校正了脱榫部位,补齐了铜铃、钢叉云燕,使两坊恢复了原来的面貌。1991年,当地又将百寿坊、百狮坊所在的牌坊街和顺利北街的民居,均建成了仿古式。

两座牌坊雄姿挺立,然而,劫难却并未停止,1994年,由于牌坊底下是正常的街道,又没有限高标志,百寿坊雀替板被大货车撞坏,其时,百寿坊已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肇事司机因此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文物部门也对撞坏的部分进行了维修。吸取这次教训,1995年,文物部门在百寿坊、百狮坊基座周围焊接铁栅,1998年,又在两座牌坊基座周围的铁栅之间,加焊了阻止机动车辆通行的铁栅,胜利北街和牌坊街变成步行街。

如今,站在百狮坊和百寿坊之下,触目已遍是仿古建筑,单县博物馆副馆长曹广法告诉记者,今年,两座牌坊已经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牌坊所在之处,也已成为牌坊广场,“以便让人们来参观牌坊时,获得整体上的古典氛围。”

在百狮坊之下,一位老者正在一把大伞下晒太阳打盹,他在售卖一张名为“单县牌坊胜景介绍”的册页,在精美的册页上,历史深处的真实情况早已荒腔走板。一层层的传说,已经让故事远离历史本身。

嫁“首富”,沾皇亲,建牌坊

只有那些拥有足够财产的人家,才有能力建造属于自己家的牌坊。贞女节妇,很多时候也许只是一个道德上的借口,耗费巨大的牌坊,往往是某个家族对自己实力的炫耀和标榜。

坐落于胜利北街南端的百寿坊,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它是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叔琪妾孔氏建,因前后正间坊心沿浮雕百个字体不同的“寿”字而得名“百寿坊”。费尽心力雕出一百个“寿”字,寓意当然是万寿无疆。

百寿坊全用石头雕成,整体上是一个仿木结构,高12米,宽9米,牌坊分为正间和次间,正间单檐,次间重檐。正间额匾上雕刻有“敕褒节孝”四个大字。

一座牌坊的建立,需要有多个前提条件:其一,要有合法的借口;其二,要得到皇帝的恩准;其三,要有足够的本钱。贞女节妇自然可以当做建造牌坊的借口,然而,尽管文化传统、政府政策和社会舆论一再鼓励妇女守节,但是,做一名节妇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据考证,百寿坊所纪念的孔氏,乃是曲阜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之姑母,而孔宪培又娶了乾隆帝的十四公主,是乾隆的驸马,因此孔氏成了皇帝的亲家,享受皇亲国戚的待遇。当初孔氏丧夫时,衍圣公承诺,只要她坚守贞节,便在她百年之后建座贞节牌坊。最终孔氏信守诺言,最终,赞扬孔氏的贞节牌坊不但得到了皇帝的恩赐,孔氏的儿子还通过皇家这层关系求得了四皇子履端亲王的亲笔题诗。

当然,孔氏所嫁之朱家雄厚的财力也是百寿坊得以建设的重要原因。根据苏健掌握的资料,朱家在当时可谓单县“首富”,土地过千顷。按照清朝的规定,获准建牌坊后,要拨发三十两“建坊银”,由其家族出面组织修建。对于建造一座牌坊而言,这点钱显然只是一种象征。所以,饶是朱家如此富有,建牌坊也耗费了他们大量钱财。

除了雕刻精美的花鸟瑞兽,原百寿坊各檐角还挂着铃铛,如今它们仍不时叮当地响,昭示着百寿坊悠久的历史。

石匠的命运

站在牌坊底下,最让人感叹的还是巧夺天工的石雕。以百狮坊为例,这座高14米、宽9米的牌坊斗拱交错,戗角起翘,通体雕刻。牌坊上雕刻的一百只石狮,无疑是古代石雕之杰作。大狮巨头卷毛凸目,隆鼻扩口利齿,身上皆有五个小狮,有自娱,有嬉戏,怡然自得。

最为奇特的是,根据当地人的说法,早前,百狮坊正间下坊板的孔鼻上还挂着一个石雕鸟笼,微风吹来,石鸟便翩翩展翅,呤叮作鸣!

石鸟笼正是古代石匠证明自己技艺的极好手段。鬼斧神工的技艺是石匠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也往往为其多舛的命运埋下伏笔。

传说,兴建百狮坊时,张赓谟命管家到远近州县选请石艺顶尖的大师,管家奔波月余终于请来位年近六旬的石艺大师。赓谟告诉大师要将牌坊建的天下无二。大师回告到:“现在在中原周围州县没有人能超越自己的石艺,但艺海无涯,难保后人不能超越。”赓谟认为在理,拜托要做到“三尽”,那就是尽力超越前边的,尽力施展绝技,尽量不留遗憾。大师在张府构思数日,即招来徒弟工匠百余人,择日开工。工匠们亲自到山上挑选精品石料,精雕细镂,每块部件不达完美决不罢休。工程后期的制作,精细到每镂刻一两石沫即可兑换一两白银的程度。最终,此坊技艺已登峰造极,“天下无二”。

传说,牌坊建成之后,为保证牌坊的独一无二,张家主人便下毒药将大师和一百多位石匠毒死了。

根据苏健推测,这个传说很可能是“文革”时为了给牌坊的反面教材增加“典型意义”而编造出来的,但山东兖州、安丘以及全国不少地方都曾出现石匠建完牌坊被毒死的传说,个中原因,却是一个难解之谜。

新闻推荐

时报举办“年货大集”,欢迎业主前来选购18日—26日,到阳光100艺术馆南侧(售楼处前广场)吧!

作者:张传笙□本报记者 张传笙春节临近,不少业主开始操办年货。18日上午,本报主办的“年货大集”正式拉开帷幕。海产干鲜、茶叶、花生油等百余种产品厂家直供,为期9天低价狂销。你还等什么?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