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济阳女娃患血液病靠输血维持生命 家人举债不放弃爱成为她活着的惟一意义

济南时报 2013-01-16 23:45 大字

上图:妈妈在安慰担心自己再也回不到学校的小新月下图:家里只有一间房,一家四口就挤在一张床上睡觉。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刘天麟 摄□本报记者 张丹丹

这是一则有关生命的真实故事。故事主人公是个小姑娘,家住济阳新市镇小圈村,2005年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患病7年,治病7年,全家举债,换来她生命的延续。

这个12岁的孩子说,人能够有两次生命,一次是血肉,一次是爱。对于她来说,第一次生命早该结束了,父母给予她第二次生命——— 爱,成为活着的意义。

阴霾 天一冷鼻子就流血

15日,天空阴霾,正如庄稼汉张庆友的心情。半个月前,济阳下了一场雪,小圈村银装素裹。“这么冷的天,啥时候是个头?”他在心中默念。

闺女发烧好几天了。一旦发烧就得去输液,每次输液就得十几天,动辄四五百块钱。医药费尚在其次,更令他放不下的是闺女浑身没劲,鼻子动不动流血,止都止不住。

“这个天别再冷下去了。”卧病的新月也在默念。深秋的寒意刚来到,她就中断了学业,被父母带回家中,盖着棉被躺在床上,什么事都不能做。

2011年是个暖冬,一学期33课的课本,新月学到了19课。2012年冬天极寒,刚学到第10课,新月就回家了,对外宣布是“感冒”。交情好的小姐妹没说什么,倒是几个男生猜测,说她得了白血病。“凭什么那么说我?”她大哭一场。

新月说,她冷热差别极大,天热的时候,只要没出血,跟正常孩子一样,但只要一天冷,什么都干不了,一不小心就发烧,鼻子血流不止。一次次发烧,一次次出血,一次次在鬼门关打转,一次次被张庆友拉了回来,用的是最原始的法子——— 用蘸云南白药的棉条堵住伤口。

“我鼻子哪里疼,爸爸好像有感觉,一找就找准了。爸爸在家我就不怕。”新月笑着说。一听到这话,张庆友背过身,单手捂住脸,无声号啕。

惊变 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

变故始于2005年春季。张庆友记得,2004年秋天,日子没有那么艰难。攥着打工赚的钱,他新盖了一间偏屋,重新修缮了大铁门。转过年来,噩梦降临。

那阵子,刚满5岁的闺女常感冒。村卫生室的人说,这样下去有可能会得心肌炎。妈妈带着新月去了乡镇卫生所,血常规检测血小板数值异常,医生怀疑孩子得了血液病。在外打工的张庆友赶紧回家,带新月到济南一三甲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治医生介绍,这是一种严重的贫血症,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丧失,血小板数值锐减,一旦出血就很难止血,仅靠输血来维持生命。“这个病是慢性病,不至于短时间致命,但治愈可能性不大,治疗费用就是个无底洞。”

噩梦初临的那段日子新月还有印象。她记得,父母说她没啥事,只不过得了感冒,却一趟趟往城里跑,脸色越来越凝重,躲在背人的地方,两个人偷偷抹眼泪。“他们以为我看不见,其实我都看见了,只是不想揭穿他们。”

2006年冬天,新月突然病重。张庆友带着孩子去了趟青岛,在一家专治血液病的医院住了半个月。“爸爸,我究竟得了什么病?”眼看纸里包不住火,张庆友这才说出部分事实。

他告诉新月,这种病不是白血病,有希望能够治好。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治愈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如果在这7年,我们曾想过放弃,这个孩子就活不了了。我们不会放弃,绝对不会放弃,只要我跟孩子妈妈在,再苦再难,这个孩子都要活下去!”

(难 治疗费用就像无底洞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治医生并不看好,说治疗费就像无底洞。张庆友一家没有放弃,这个无底洞一填就是7年。

他们试了各种方法,其中最贵的就是“中医偏方”。隔壁镇中医说有个偏方,按月服用能对症治疗。药剂是淡黄色的,中药味不是太重,一个月的量1050元。新月已经喝了3年,家里的空瓶攒了一麻袋。

昂贵的“偏方”管用吗?一家人面露难色,“这孩子太受罪了,有法子就要试一试。”然而,那名“中医”与记者通话时却自爆真相,“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我跟你说实话吧,这药不是什么偏方,就是半夏白术天麻汤。”这副汤剂是燥湿化痰、平肝息风功效的方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不对症。

经省中医药房核价,半夏一公斤281.3元、白术一公斤68.8元、天麻一公斤302.5元,一服药中3种药常用量分别是15克以下、15-30克、10-15克,按照半夏白术天麻汤常规剂量,产生的药费与1050元相距甚远。

这个结果他们不是没怀疑过,只是不愿意相信,“其实只有做手术才有救。相比几十万的手术费,一个月1000多块还算能接受。花这个钱其实是想安慰自己。”

生机 骨髓移植手术是希望

按张庆友原本的想法,大女儿病情没好转前,他不打算要第二胎。但,新月说她很孤单,想弟弟妹妹陪她,坚持要父母生二胎,“有时候我也想,如果父母放弃我,其实不就解脱了?”

2011年,张家第二个孩子降生。由于长期营养不足,母亲怀孕期间抑郁,孩子出生就有心脏病,活了70天就夭折了。2012年3月,第三个孩子出生,在医生的强烈要求下,张庆友借了1万多元,将脐带血保存下来。正是这个孩子带来了生机。“医生说,脐带血配型成功,新月就可以做手术了。全家人都在攒钱准备。”他们要克服的障碍是时间。新月即将13岁,发育是一道坎。如果不能尽快手术,女性生理期将成为催命符。

担心新月发生意外,张庆友成了村里留守的唯一壮劳力。上午赶集卖烤地瓜,下午照顾地里活,一天最多赚50块钱。

孩子爷爷66岁了,在近处打零工,一天赚40块钱,钱全用在新月身上。他两口子的兄弟、姊妹和父母经常来,看到家里面缺什么就送什么。“农村有个习惯,逢年过节,小的去看老的,手里带着东西。我没有出息,一把年纪了,还让老的来看我,想方设法贴补我。”张庆友自责。

15日,小圈村村支书张世华跑了趟镇政府,替张庆友打了份报告,申请困难户补贴。“这一家子全是老实人,感情深厚,一个孩子病了,几个家都贴补着。”

12岁的新月说,她有了两次生命,一次是残缺的,一次是健全的,因为亲人的爱,“如果能活下去,我想回学校读书,长大做一名医生,替像我一样的孩子看病,一分钱都不要。”

新闻推荐

城区过半河道冬季变“枯河”48条河道整治方案初步完成 节后启动大规模治污施工

作者:柴颖颖)进入冬季济南市区内的多半河道干枯。兴济河南段虽然有水,但也都是污水。 记者张刚 摄□本报记者 柴颖颖济南要打造成水生态文明城市,其中一个目标是实现城区河道四季不断流。27...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