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党员, 这事是我应该做的
。
”刘玉兰说
。
请看——
—
奉献之路在小村延伸
近日,笔者重访单县黄岗镇大赵庄村,老党员刘玉兰正在做的“傻事”被村民津津乐道——计划自掏腰包十几万元,为本村再修1.5公里的水泥路
。
3年前,刘玉兰已自掏腰包20多万元,修了一条长1公里的东西水泥路
。
2009年3月,时年62岁的刘玉兰萌生了自费为村民铺街修路的想法
。
大赵庄是一个千余人的小村,村里原有的柏油东西大街损毁多年,大伙儿出行很不方便,尤其是本村小学撤并到常溜小学点后,一下雨,孩子们不得不踩泥趟水去上学
。
刘玉兰看着心疼,遂萌生了修路的念头。
他说:“过去生活不富裕,没有能力为群众办事。
现在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致了富,就想在有生之年为群众办点实实在在的事儿,不能辜负了老党员的称谓。
”老刘要为大伙儿修路的事儿一公布,即引起不小质疑:他一个住的、穿的、吃的、喝的都赶不上一般群众的人,咋会一下子拿出二三十万块钱为大伙儿修路?
其实,老实巴交的刘玉兰心里有底
。
他早在20多年前就承包过窑场的砖机制坯子,辛苦攒下了几万块钱。
后来,4个女儿相继出嫁,均在北京、上海、西宁等地做建筑、装饰生意。
他把所有积蓄投给女儿们,当了坐吃红利的“小股东”。
虽然腰缠“万贯”,刘玉兰和老伴仍然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低矮平房,穿的是粗布旧衣,赶集上店也舍不得喝碗羊肉汤,全家很少花钱买菜吃。
别人家做饭用的是方便、快捷、干净的煤气和电,而老刘和老伴却使用的土灶,烧的都是捡来的树叶、秸秆。
“日子不可长算,钱是挣的,更是省的,不然就修不成路!”刘玉兰说。
这年的4月中旬,从村西头到东头长1公里、宽4米、厚20公分的水泥路通车了,所有20多万元的花销全来自老刘破旧的腰包
。
看着大伙儿在平坦的道路上来来往往,刘玉兰又承诺:“再等几年,等我再攒一二十万元钱,再接着修……”
这次纳入规划的是3条连接东西大道的南北大胡同和赵堤湾自然村的一条东西路,共1.5公里,铺筑3米宽、15公分厚的水泥、石子,需投资18万元
。
采访老刘时,笔者看到其驼背的老伴刘素英正在路上捡拾三轮车遗漏的石子
。
“俺过惯了紧巴日子,看着丢失的灰沙心疼。
”刘素英小声地说:“俺一点不落地拾起来,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每到施工队收了工,刘玉兰和老伴就摸黑收拾遗失的料
。
干到十点多,老伴回家照顾家,老刘会接着干到后半夜。
刘玉兰说:“虽说修的是大伙儿走的路,但俺和老伴还是觉得干的是自家的活;虽然工程包给了施工队,但许多杂活儿仍需俺自个干,能省不少工钱。
”老党员刘更举两次都义务参与修路
。
他告诉笔者:“作为一名党员,刘玉兰做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大好事、大实事,我尽力帮一把,心里觉得舒坦!”青年村民黄启龙和施工队的工人一起干运料、摊铺的活
。
他动情地说:“这次我要拿出2000块钱,帮刘玉兰修路。
”“村里的后街准备等一段时间再修,需要十几万元,攒够了,省够了,再实现俺最后的愿望。
”老刘再次坚定承诺:“只要我活着,就一定修……”许多群众夸赞老刘做的是大好事,也有的说他傻,说他有所图,而刘玉兰说:“自古修桥铺路就是功德善事,更何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如果一定让我说图个啥,我的回答是,图群众说党好,说俺这个党员还行!”
通讯员 刘厚珉张凯鸣 王朝阳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