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临邑名人邓林华,临邑名人邓林华

德州日报 2012-03-01 17:54 大字

邓林华 (1918—1984)原名邓守吉,化名邓振祥、王林华。临邑镇邓井子村人。自幼读书,毕业于临邑师范讲习所。1938年(民国27年)10月参加乐陵军政干校;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临邑、平禹、德平、平北县县委书记。解放后,历任浙江省军管会秘书主任、水产局局长、农业厅副厅长;吉林化工厅建设公司经理、锦西化工厂厂长;福建化工厅厅长、轻工厅厅长,福建省经委党组副书记等职。

1938年(民国27年)10月,邓林华赴乐陵参加八路军举办的军政干校学习。结业后,于冀鲁边区鲁北支队十七团三营任民运干事。 1939年10月,调临邑任工委书记,开辟工作。当时,临邑正处在日伪统治之下,形势非常严峻。他以交朋友、串亲戚的方法,在夏家胡同一带发展党员13名,并建立了党支部,撒下了革命的火种。

1940年(民国29年),调平禹县工作,在开辟根据地的工作中,用杀一儆百的策略,夜间亲率区中队惩罚了1名汉奸,清除了6名隐藏的敌特小组,并贴出布告,鼓舞群众,震慑敌人。经过半年的斗争,至1941年,各乡、村抗日民主政权相继建立。并及时组织、举办干部轮训班,动员青年积极参加培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为迷惑敌人,保护集训干部家属,凡参加培训的人均用“抓”的方法,“强迫”拉走。这样,在平原八区3个月培训了70余人,后来均成为平禹县的抗日骨干力量。

1941年 (民国30年),日寇在盘河、辛集修据点,在王郑家建岗楼、挖封锁沟,妄图卡断八路军的交通、运输咽喉。起初,邓林华组织群众夜间填封锁沟,但第二天敌人又强迫群众重新挖开。这样,挖了填,填了挖,光折腾群众,疲劳百姓。邓林华与群众商议,决定以智胜敌。即逐个把王郑庄岗楼里10余名伪军的姓名、家庭地址、亲友的情况调查清楚,分头到伪军的家庭及亲友处宣传抗日斗争的大好形势,动员他们做好伪军的规劝、教育工作。夜间,让伪军家属、亲友在敌岗楼附近喊话,开展政治攻势。同时,给伪军逐个建立“黑红账”,做好事记红点,做坏事记黑点,隔一段时间向伪军公布一次。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伪军多不敢为非作歹,有的伪军还和八路军暗暗建立联系。八路军需要过封锁沟,与伪军打个招呼即放心通行。 1943年冬,邓林华率县大队、区中队,配合鲁北支队三营拔除了盘河、辛集据点后,又争取了王郑家岗楼伪军的起义,粉碎了日伪封锁、分割抗日根据地的阴谋。

1948年,邓林华随军南下,任浙江省军管会秘书主任。 1958年,任福建省化工厅厅长。期间,他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创业,使福建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相继建成福州一化、二化、福州抗菌素厂、三明化工厂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在建设三化大氨期间,家人病重住院,他仍坚守试车现场调度指挥,保证了一次开车成功。 1982年,邓林华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赴京参加全国儿童生活用品展销会,并大力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1984年5月22日,邓林华患脑血栓辞世,享年66岁。

□邵自荣 朱斌善

新闻推荐

自古名人爱植树,自古名人爱植树

岁月如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