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村民变股东人人都分红 光辉村股份制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兰州日报 2010-01-27 06:46 大字

股份制让我在退休养老金之外,又多了一笔稳定的收入,实惠啊!”今年63岁的光辉村老人郭生林拿着一沓百元大钞高兴地说。在1月26日举行的“光辉村”股东首次分红大会上,全村762名村民个个喜上眉梢,讲述着光辉村的变化。

光辉村率先在全市“进城”

上世纪90年代初,光辉村已经拥有了5家村办商贸企业。相对应,村民们享受到了退休金和村民工资制。这在当时大多农村家庭还在忙着种好自留地的当口,无疑成为一个轰动效益巨大的焦点。

进入新世纪,光辉村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无先例的“城中村”改造,村民全部转入城镇居民户口,85%以上的村民先后搬进了现代设施齐全的楼房。

脱胎换骨的光辉村社区出现了。

相差80多岁的老少股东

分红现场众人尊称的杨奶奶在排队村民们的礼让中“插队”先办理分红手续。“我86岁了,但还不是年龄最大的股东。”

股东一词对于光辉村有着特别的意义。城中村企业既要承担安置本村农民的责任,又要在管理人才缺乏的情况下考虑到自身发展,村办企业面临现代企业管理挑战。“不改革路只能越走越窄。”被村民称为“带头人”的光辉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培云说。

2005年,光辉村对村集体资产开始量化评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至2008年初,最终完成企业股份制改造,村民成为股东。从2005年8月31日封底,17岁以下按人头配股,17岁以上持有人头股、工龄参加村劳动时间股。

“我的钱奶奶已经帮我领走了。”7岁的洋洋(化名)其实并不知道股东是什么意思,但她知道因为自己是光辉村的一员而每年能领到钱。

除了收入 改变的还有观念

“有了分红,我的收入比原来每月又多了500多元。”郭生林说。“股份制改造提高了村民收入不假,但最主要的是改变了观念,原来村里的一些孩子不好好学习,觉得反正毕业了进厂上班就可以了,股份制改造之后这条路彻底断了,在校生学习的劲头明显比以前高了。”此外,村里没有工作的年轻人,也在积极自谋生路,除了享有村上发的一份工资,大多自由择业。

股份制改造实现了只管资产不管人,清闲了许多的苏培云现在谋划着两件大事,一是让没有住上新房的村民尽快住进楼房;二是与已经签约的江苏苏净集团联合开发光辉市场内的空地,命名为“丝韵广场”的规划图已经设计完成,地上休闲广场,地下一层商贸、二层停车。“相信下一次分红,村民们拿到的会更多。”

新闻推荐

坚持“四抓三支撑”工作思路 全面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本报讯】 29日下午,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甘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