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财政政策力度如何? 减税降费如何完善? 财政部答疑2021年“国家账本”

成都日报 2021-03-06 03:53 大字

“十四五”开局之年,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尤为关键。5日举行的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面对记者关心的财政热点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第一时间给予回应。

当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如何理解?如何落实?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是一个整体,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要求。”刘昆说。

在他看来,“提质增效”,是指财政支出要用得其所,回应人民的需求,让老百姓更多受益,发挥更好的效果。具体来看,今年将从四方面加强落实:依法依规征收,严禁征收“过头税费”、虚增财政收入;提高支出效率,优化结构、加强管理、快速直达;防止铺张浪费,节用为民;强化绩效管理,绩效管理要覆盖所有财政资金。

根据当日提交审查的预算报告,今年我国适当降低了赤字率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这是否意味着财政政策力度减弱了?

对此,刘昆为大家算了两笔账——

第一笔账:今年的赤字率、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比去年有所降低。然而,和2019年相比,今年的赤字总额达3.57万亿元,增加了0.8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新增3.65万亿元,增加了1.5万亿元。

第二笔账:中央本级财政支出连续两年负增长,节省的资金用于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比去年略有增加,规模超过8.3万亿元。

“今年的财政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不急转弯。”他说,这正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的一大体现。

刘昆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保持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既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出力度,又为今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坚决做实化解财政风险隐患,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向好趋势未改 阶段调整或近尾声

上证周K线图■机构看市3月首周,市场调整持续。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周分别下跌0.20%、0.66%、1.45%。私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