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标普信评:外资银行资产质量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敏感度较低

澎湃新闻 2020-02-26 18:29 大字

近两年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持续加快,外资银行在中国究竟发展得如何?

2月26日,标普信评发布研究报告《小而精:外资行信用质量研究》,认为外资行风险偏好低,资本充足性高,因而往往个体信用质量较好,很多外资行还进一步受益于来自集团的外部支持,因此具有较高的主体信用质量。目前中国境内有41家外资行法人主体,总体资产规模占整个商业银行业的2%左右。虽然规模偏小,外资行在跨境业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标普信评预计,随着人民币的逐步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资行会迎来更多的业务发展机会。

资产规模方面,过去十年间,中资行迅速扩大其资产规模,尤其是贷款规模;相比之下,外资行的经营策略更加保守,增长速度更慢。目前41家外资行仅占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的2%左右。但多年来,外资行总体保持了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这主要是因为其贷款规模较小且增长较慢,整体杠杆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标普信评同时还预计,考虑到目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周期,外资行的资产规模在可预计的未来不会有显著增长,对中国实体经济的风险敞口将保持基本稳定。盈利能力方面,目前中资行盈利能力往往受到信用成本高的负面影响,而外资行的盈利能力则主要受到业务规模小和运营成本高的影响。此外,由于资产质量良好,标普信评认为外资行的盈利质量较高。资产质量方面,由于风险偏好相对更低,外资行总体不良贷款率显著低于中资行。外资行的分支机构多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客户群体资质总体较好,对中小微企业和县域及农村地区的敞口小。部分小型外资行的贷款客户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本国企业等。因此,外资行资产质量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敏感度低于中资行。不同外资行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暴露程度有较大区别。通常来看,总部位于亚太地区的银行的境内信用风险敞口较大,该类银行的母行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敏感性会远大于总部位于美国、日本或欧洲的银行。外资行平均拨贷比通常稳定在2.5%左右,因此它们的拨备覆盖率往往与不良贷款率呈现反向相关的关系。尽管存在波动,外资行的拨备覆盖率仍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最后,大部分外资行由母行全资所有,受到母行的严格管控,并在资本和流动性方面获得母行支持。外资行的主体信用质量往往与母行信用质量高度相关,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敏感度低于中资行。由于外资行往往是母行国际性银行业务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危机情境下从母行获得支持的可能性也较高。(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22家AI创企复工背后:抗疫下的道阻与希望

原创心缘智东西看点:顶住压力硬核开工!22家AI创企复工实录。“在家办公又难又烦!”一位来自AI创企的工程师吐槽道。盼望已久...

 
相关推荐